网络金融安全 面临风险
本篇文章1205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截至11月底,其淘宝和天猫网上购物平台今年的交易额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与2011年消费品零售总额相比,交易量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在巨大的交易量背后,它得到了包括支付宝在内的在线金融的支持。
从全球角度来看,在线金融有着广泛的表现形式,并已融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中国而言,只有著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是贝宝(易趣)、支付宝(阿里巴巴)、财付通(腾讯)、易趣(易趣)、快钱(99账单)、百富宝(百度c2c)等;只有典型的p2p点对点借贷平台包括拍卖贷款、红菱创业投资、易贷365等。,满足人们对资本的快速需求;只有成熟的金融信息服务机构包括金融部门、同花顺(300033)、大智慧(601519)和指南针等。,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投资和金融咨询服务。
作为金融与网络技术综合结合的产物,网络金融的内容已经广泛覆盖了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期货、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多个领域。,它给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成为经济运行的加速器,优化了经济结构,加快了经济现代化的进程。网络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的起步时间相差不大,因此网络金融的全面发展可以加快发展中国家的追赶速度。
由于网上金融主要涉及电子货币、电子结算等虚拟金融服务,它不仅具有传统金融活动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还具有技术风险、业务风险和法律风险。例如,目前许多金融机构采用unix系统的主机终端模式,但unix系统不提供主机和终端之间的通信加密。这是一个开放系统,其源代码已经公开。如果您从联网的unix工作站使用“跟踪路由”命令,您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节点和系统,数据将通过这些节点和系统从客户端传递到服务器,因此存在安全漏洞。
为了保证网络金融的安全,有必要加强相关监管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提高依法经营的意识,建立一套与网络金融相适应、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重点加强网络金融的非现场监管。随着网络金融的深入和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交易对象难以识别,交易时间缩短,交易频率增加,使得现场检查难以有更多的应用。同时,网络技术不仅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也为新经济环境下更有效的金融监管开辟了新的途径。换句话说,我们必须重视非现场技术在网络金融监管中的广泛应用。
第三,加强国际国内监管协调。一方面,要加强国内专业监管部门之间以及与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网络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处罚的统一,防止监管套利。另一方面,由于网上金融的跨国性质,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往往鞭长莫及,这就需要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合作,对跨国网上金融交易实施统一的监管标准。第四,加强信息披露。不断提高网上金融用户的风险意识,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管功能,变有限监管机构为无限监管机构,为网上金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标题:网络金融安全 面临风险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8499.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