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宽带问题致宽带中国战略落地迫切性凸显
本篇文章1438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透露,今年中国宽带战略规划可能难以出台,这再次给宽带产业链各方泼了一盆冷水。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假宽带”现象,即“实际下载率低于运营商公告率”,工信部表示,已对“假宽带”现象进行调查,并将清理整顿不合格的非法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布宽带测速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情况。
“假宽带”问题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正如它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一样,它不是一个可以在短时间内简单解决的问题。从概念本身来看,不可否认的是,理论网络速度和实际网络速度之间存在差异,因为实际网络的带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服务器、传输和交换机。电信专家项立刚认为,世界上没有哪种实际带宽能与最高带宽相提并论。如果我们说假宽带,全世界都用假宽带。
回到“假宽带”问题,这显然是宽带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综合性问题。事实上,运营商、用户和监管机构需要更多地关注“假宽带”背后的真正问题。
首先,中国的宽带网络建设仍然供不应求。“假宽带”的出现,一般是由于中小宽带运营商为了节约成本,向用户出售更多有限的网络资源,最终导致宽带网络服务的短缺。从根本上说,宽带资源是优先的,只有通过扩大宽带网络的建设,我们才能得到最低的报酬。然而,宽带网络的建设和网络速度的提高涉及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仅靠运营商是无法完成的。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宽带国家战略。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日本和欧洲已将宽带国家战略纳入国际经济刺激计划。回顾中国,宽带建设仍是企业具体实施的市场行为。需求方面,截至去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5.13亿,其中宽带用户1.56亿,宽带普及率仅为11.7%,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5.1%的普及率,宽带建设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
其次,宽带市场的无序竞争损害了用户的权益。从中小型宽带运营商的低成本购物,到宽带接入中住宅物业的垄断和排他性竞争,用户最终成为受害者。在宽带“最后一英里”的接入上,一些二、三线运营商以某种方式获得了住宅和房地产的“特许经营权”,从而迫使一线运营商租用带宽。这些二级和三级运营商租用的带宽经常超过其用户的限制,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服务质量下降,而直接的问题是用户的网络速度慢。
同时,宽带接入的最后一英里汇集了房地产、房地产开发商、居民网络运营商等的利益。,这使得住宅宽带接入变得困难。在市场竞争和各方利益纠纷的基础上,用户被剥夺了选择权。从入场费到垄断、独家协议和需求共享,运营商改革宽带光纤的难度更大,如果用户想加快速度,就无法接入。
第三,监管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行业的发展无所依仗。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改善服务、降低价格是宽带市场内外的共识。然而,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市场竞争水平,还包括体制、机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整个宽带市场可以基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过31年的酝酿,《电信法》仍然难以出台。《电信条例》是该行业的主要法律依据,但《电信条例》显然不能适应电信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在“假宽带”的背后,宽带行业乃至整个电信行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决策层的顶层设计来统筹规划,宽带中国战略的落地迫在眉睫。目前,国务院明确表示将推进宽带中国战略,这也标志着中国的宽带建设已经开始从企业和行业层面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宽带中国战略的政策暖风正在酝酿,以化解宽带接入和网速缓慢的难题。国家宽带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宽带发展和提速最有效的动力引擎。同时,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也将为整个宽带行业提供积极的指导。
标题:假宽带问题致宽带中国战略落地迫切性凸显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77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