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火热应用匮乏 HTML5还有多远?
本篇文章4242字,读完约11分钟
目前,行业模式是html5由技术爱好者和概念投机者主导,技术领域的讨论过于广泛,但应用层面的成功案例很少。这是html5今天的现实。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html5还是flash将主宰市场,这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而苹果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HTML5的坚定支持者。随着adobe宣布flash已经退出移动领域(adobe宣布将停止支持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包括支持新系统和更新现有系统),html5的最终胜利似乎将引领未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美丽场景”。 基于html5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出色的跨平台和跨终端特性,正成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流趋势。构建基于html5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和生态系统也成为大型移动互联网制造商发展的重要战略。 我们相信,借助免费+开源、跨平台、各种功能带来的快速发展等因素,html5将成为互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力量。然而,目前的行业模式是,html5由技术爱好者和概念投机者主导,技术领域的讨论被过度淹没。然而,在应用层面,商业领域的讨论很少,成功的案例也很少。这是html5的现实。 html5的第一份正式草案于2008年1月22日正式发布,至今已有四年半的时间,html 5仍处于开发阶段。因此,能否超越标准和技术的研究价值,真正给行业带来巨大变化,是其下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真正的爆发时刻。只是,这一步需要多长时间才会到来? 又一个“巨型游戏”? 关于html5最流行的说法是,html5最终将取代应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无疑是最热门的it领域之一,也是资本、技术、产品甚至媒体的焦点。然而,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中,最近开始发挥实力的苹果ios、谷歌android和微软windows phone仍占据首位。 在这三大巨头中,微软是唯一的桌面系统之王,苹果凭借ios设备占据了大部分原生应用市场,而另一部分主要是安卓——从各方面来看,他们都成为了html5的追随者,其中谷歌的极客基因和互联网基因使其在这条道路上更加活跃。 2008年,谷歌宣布了chrome os项目,这也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除了网络什么都没有”的概念在当时似乎“极其疯狂和可怕”;2010年,随着许多oem笔记本产品的推出和chrome web store的全球发布,该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久前,可以离线运行的html5应用出现在chrome web store中。 就微软而言,其臃肿且饱受批评的ie浏览器仍然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我们可以看到,自ie9以来,它对html5的支持度相当高。对于将正式面向消费者的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 8,微软新生态链的许多基础也将与应用密不可分。绕过苹果应用商店这个遥遥领先的领域,率先创建网络应用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乔布斯曾在有生之年断言,尽管本地应用在这个阶段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但网络是未来。如果开发者不能有效利用html5和其他网络技术,他将会落后。特别是,2007年发布的iphone拒绝支持flash,只支持html5,这使它成为html5宣传的基准。但事实上,苹果在推动html5标准化方面并没有做出多大贡献。相反,由于其在本地应用市场的既得利益,它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标准化进程。 具体来说,苹果没有投资于web app,也没有建立谷歌或opera这样的生态频道,甚至禁止了一系列自ios4.0以来对html5至关重要的web api,比如音频。这样做的原因是,当苹果的应用商店如火如荼的时候,为什么苹果要冒失去30%利润(第三方组织的数据)的风险,去培育一个替代生态系统呢?在html5的视频格式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花招”,为了遏制由谷歌和其他公司主导的webm格式,苹果选择了支持mpeg,其中一个核心是商业组织拥有的格式,这显然与html5开源共享的概念背道而驰。 我们能对此进行恶意的“猜测”吗?苹果正在秘密培育自己的html5生态系统?然而,当应用商店仍能保持其实力时,这个系统将不会出现。是的,一边推一边挡,这是苹果对html5的真实态度。事实上,苹果并不是唯一有这种想法和做法的公司,这实际上是html5游戏圈几乎所有玩家的心态:希望这种开放高效的载体能够尽快标准化,为自己所用,同时也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体系不受“恶性”的影响。 在商业系统中,对渠道的竞争是永恒的,因此有两个html5标准——技术和商业。从理论上讲,当所有平台达到一定规模后,它们会努力寻求独特性,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生态。涉及一群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的html5标准制定过程在多大程度上会再次成为技术垄断工具? 目前,许多中国公司,包括uc Vision、百度、腾讯、华为、360等。,已经参与了W3C html 5标准的定制,但是仍然很难判断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是否能在新一代web标准中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 在这个问题上,百度技术经理、《在路上》html5的合著者姜玉杰告诉记者,中国企业现在正在参与html5标准的制定,但程度实际上很轻。他们大部分都是在“打酱油”的过程中,即加入社会,即最多参与讨论,并不是真正能够参与,甚至领导标准的制订。这种情况预计未来会有一些变化,中国制造商有可能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参与标准的制定。然而,目前真正的主导力量仍掌握在谷歌、苹果、微软和adobe等巨头手中。 致力于在中国推广html5的“html研究小组”的一名开发人员向记者承认:“苹果、谷歌、微软等公司的标准是我们开发产品时的实际标准。我们将采用他们意识到的产品。如果他们不支持,我们就等着。” 换句话说,html5可能仍然无法逃脱被大公司主宰的“厄运”。国内应用市场很难打破僵局我们从技术标准的讨论回到实际应用。毕竟,一项技术能否引发真正的产业变革,仍需要许多制造商的支持,才能推出成熟的应用产品。 在中国,uc Vision是一家移动浏览器制造商,而2011年底推出的网络应用平台uc Application Center是目前相对成熟的平台之一,包括豆瓣电台(Douban Radio)和3d Tour等一系列网络应用。加州大学相信网络应用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主流。据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9月,uc Excellence在中国推出了第一家网络应用商店-UC应用中心,目前包含300多个基于html5开发的网络应用,每月活跃用户超过1500万,新增用户超过5000万。 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在opera和ie9等浏览器中看到许多web应用,以及android和ios移动终端的各种浏览器,但真正具有巨大市场影响力的仍然不多。事实上,一些应用程序的html5版本也是在成功后“偶然”推出的,所以很难说html5和平台给它带来了多少支持。 同时,html5在游戏领域被广泛使用。从市场反应来看,平台供应商和开发人员通常都对html5感兴趣。毕竟,在不同终端上体验同一个游戏的诱惑是非常直接的。在这条路上,一些先驱者已经在努力奋斗了。 去年8月,rovio开发了《愤怒的小鸟》的html5版本;Zynga已经发布了一些html5游戏,它的许多流行游戏已经以html5的形式移植到了facebook的html5移动平台上;在新浪微游戏平台在手机上亮相之初,html5游戏也是主要的游戏;中国移动游戏基地也表示,html5将是其未来游戏平台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中国有几家开发商专注于html5游戏,并取得了一定规模的收入。 据uc Vision首席运营官朱介绍,在中国使用html5标准开发的最好的游戏产品是在uc平台上发布的《三国演义》,目前月流量可达100万元左右。 此外,当前的html应用和游戏也面临着难以通过渠道和流量计费的实际问题。 没有成熟的渠道和绕过现有渠道,产品将是孤立的结果。在移动平台上,无论是uc、qq浏览器还是微博,其html5游戏都是基于“流量模式”而非“下载模式”。通过流量模式操作的产品应该基于大量的页面浏览。除了广告,现有的成熟渠道都是浏览器,但这些渠道在吸引用户方面是“间接的”。在用户体验之后,如果没有特殊的手段将他们转化为忠实用户,他们的失败率要比本地应用高得多。 如果选择html5,这意味着当前的渠道是有限的,并且它与浏览器制造商的大树有关。一旦这个树出现问题,就意味着所有基于浏览器平台的游戏和应用都会受到影响。日本先进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孕育了大规模收入的网络应用,其发达的3g网络和手机流量的无限月计费解放了移动网络应用市场。在中国目前的移动通信市场中,运营商对通信费用的要求使得html5成熟并面临挑战。 据姜玉杰介绍,按照《三国时代》的标准,目前中国基本上没有其他非常成功的公司和产品,他们还处于蓝海和原始积累阶段,收入也不是很透明。这与html5的不完善开发和cmnet的低水平有很大关系。事实上,由于盈利困难,只有极少数外国制造商依靠html5崛起。基本上,大公司和平台正在逐渐向html5应用迁移,一些初创公司也在迁移,包括英国《金融时报》的网络应用、zynga发布的html5游戏以及facebook移动网络应用等应用。 目前,有大量用户使用html5实现的面向内容的web应用程序,基本应用程序和本地应用程序之间没有太大区别。然而,他们的问题是,他们通常是从个人电脑迁移过来的,不会带来太多利润。如果成功仅仅基于用户+利润,那么就没有成功的html5应用程序。 此外,测试显示,chrome、火狐、ie、搜狗浏览器、safari等。部分支持html5功能。然而,系统厂商、浏览器厂商和互联网厂商的布局还没有真正打好赌,更多的是跟随潮流和布局,希望能提前布局好网络应用,为未来抢占一席之地。在这种情况下,html可能会“慢慢成熟”,但这并不是很久以后的事。 目前,如果把18岁作为“成年”的标准,html5大约是10岁,这是大众普及和成长的前夕。在这个阶段,标准趋于稳定,浏览器得到普及和支持,偶尔会出现一些明亮的应用。大公司正在将他们的应用迁移到html5,但大多数开发者仍在观望。 此前有报道称,新的html 5标准将于2022年正式发布,但之后html会成为互联网的主导语言吗?毕竟,十年对于互联网来说就像一个世纪一样漫长。
标题:概念火热应用匮乏 HTML5还有多远?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593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电商三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