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高价收购银行卡埋隐患 乱象频发凸显信息安全软肋
本篇文章2270字,读完约6分钟
一张闲置的银行卡至少可以卖到50元,几百元,去银行办卡的手续费只有几元。正因为如此,倒卖闲置银行卡的行业逐渐升温,成为犯罪分子从中获利的渠道。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几张银行卡,包括很少使用的“闲散卡”。正是这些银行卡没有被“重用”,但在犯罪分子眼中它们已经成为“烫手的蛋糕”。最近,犯罪分子“高价购买银行卡”的行为越来越猖獗,许多持卡人也“乐于”将银行卡卖给购买者。
银行卡收集各种个人信息,这种买卖银行卡的行为会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很多隐患。此外,专家提醒买卖银行卡是违法犯罪行为,消费者不会因为贪图便宜而违反国家法律。
银行卡交易越来越猖獗
“高价回收银行卡”、“普通卡50元”、“开通网银卡200元”...类似的信息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现在这些废弃的银行卡引发了一场“收购”风暴。
在搜索框中输入“购买银行卡”,成千上万条关于购买和出售银行卡的信息就会出现在我面前。一些人在一些知名的社区网站上发帖,明确表示他们想买卖银行卡,并给出了自己的qq号码。一个著名的生活网站上的帖子“长时间购买大量银行卡”,特别引人注目。帖子显示购买价格从40到400不等,购买的卡包括中国银行(601988)、中国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建设银行(601939)等。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海报都是通过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来传播信息的,比如论坛、分类信息网站、微博等。,并提供qq、电子邮件和其他联系信息。买家更喜欢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的信用卡。就价格而言,不同的卡有不同的价格。普通卡的价格从50元到100元不等,有u盾的从150元到400元不等,有身份证的会更贵...可以看出,使用越多,个人信息就越全面,银行卡的购买价格就越高。
除了网上买卖银行卡的信息外,一些购卡者甚至主动联系买家。据媒体报道,一名大学生最近收到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内容是购买各种银行卡,并提供70元至400元不等的价格。
当人们搁置不用的银行卡时,为什么有些人如此受欢迎?他们用这些卡片做什么?这有什么可疑的?在当今社会,许多安全问题都是由个人信息的泄露引起的,银行卡的买卖越来越猖獗,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银行卡安全的警钟正在敲响
一张闲置的银行卡至少能卖50元,最多几百美元,而去银行办卡的手续费只有几美元,一些网上银行服务是免费的。那么,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是一种为大众赚钱的新方式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尽管购卡者一直声称他们购买的卡不会被非法使用,但众所周知,他们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非法活动。据媒体报道,卡商将利用这些卡进行欺诈、洗钱、逃税、避免内幕交易、隐藏财产、网上商店声誉等违法犯罪活动。银行卡购买者不仅破解了原持卡人的个人信息,还利用其进行非法交易牟利。
而售卡人也不知不觉触犯了法律。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银行卡及其账户只供发卡银行认可的持卡人使用,不得出租或出借。”倒卖银行卡可能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也带来安全隐患。如果罪犯使用购买的银行卡进行非法交易,持卡人本人也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事实上,即使你不买卖银行卡,银行卡的安全性也处于危险之中。
最近,许多用户遭遇了“被卡在自己的身体里,却被偷,还偷了几万元钱”的悲剧。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一名女子有两张银行借记卡,但她在短时间内花了596万元。警方侦破了此案,发现嫌疑人克隆了该女子的银行卡。
克隆银行卡似乎越来越容易了。最近,“银行卡复制器”在网上销售,价格从8000元到12000元不等。卖方声称,银行卡复制器可以将银行卡中的所有信息复制到空白卡上,制作一张可以替代原卡的银行卡,从而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中的钱。
由此可见,以通过银行卡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的非法利益链正在逐步形成一个专业群体,用户账户的安全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谁来保证银行卡的安全?
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2011年支付系统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发行银行卡29.49亿张,人均银行卡2.2张,人均信用卡0.21张。银行卡的使用越来越流行。公众需要一个良好的用卡环境,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银行卡被买卖、复制和盗窃的事件。谁来保证银行卡的安全性?
首先,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银行卡安全工作仍存在诸多缺陷,但好消息是,各银行都在努力改进和弥补漏洞。为了使银行卡更加安全,央行最近启动了“金融ic卡宣传月”,要求今年年底前,全国商业银行逐步发行金融ic卡,从2015年开始,全国商业银行将普遍发行金融ic卡。
目前市场上的银行卡主要通过磁条存储信息,但由于磁条的存储容量很小,不能高度加密,所以读取信息并不难。金融ic卡是不同的。它使用芯片作为媒介。由于芯片卡增加了读写保护和数据加密保护,由于采用了个人密码和卡与读卡器之间的相互认证,因此很难被复制和伪造。据了解,根据央行设定的目标,预计消费者将从2015年1月1日起进入“芯片卡”时代。
其次,银行卡的不安全因素也折磨着相关部门的监管权力。为什么关于买卖银行卡的信息可以在网上甚至是知名网站上随处可见?为什么像“银行卡复制器”这样明显的犯罪工具可以在网上公开兜售?网站信息监管显然是失职。如果网站能够拦截和处理非法信息,就能有效地阻止此类信息的传播,从而将犯罪的种子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有关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出击并加强监管,犯罪分子就不会被允许泛滥犯罪活动。
网上高价倒卖银行卡的猖獗反映了人民银行卡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也是整个金融安全的缩影。消除混乱,确保人民银行卡安全,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标题:网上高价收购银行卡埋隐患 乱象频发凸显信息安全软肋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5767.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