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西部“硅谷”:从IT第四极到财富第四城
本篇文章2307字,读完约6分钟
许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在海上发迹的“世界船舶之王”马士基(Maersk)在成都设立了其最大的办事处,而成都距大海有1500公里。
1400多年前,诗人李白给四川留下了与世隔绝的印象。然而,这一切都变了。
"成都不再是西部的内陆城市."跟随跨国公司20多年的商务部研究员王志乐告诉《国家商报》,成都到欧洲的航班比上海快两个小时。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表示,成都已经开通了欧洲航线和专列,每年有6000万台电脑从成都运往世界各地。“欧洲制造中心”已经成为成都的另一个代名词。
穿越成都的“蜀道难”,犹如一个巨大的财富磁场,吸引了以它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将成都推上了“中国it第四极”的高峰。
然而,似乎只有一个“信息技术第四极”还不足以吸引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落户成都,仅次于北京、上海和香港。
那么,成都成为中国第四大财富城市的底气是什么?
“3+1”模式的西方支点
著名城市战略大师王志刚不久前在一个论坛上断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北京城市群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弓形”。如果你想在西方选择一个支点来引弓射箭,那无疑是成都。
从380公里外的成都出发,就是重庆;650公里之外,是Xi安;1000公里外,是武汉。中国西部的“四朵金花”可能是《财富》和跨国公司西进的立足点。
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成都没有明显的优势,但被认为是经济活力最强的城市。其“面积大、人口密集”的市场潜力和休闲文化风格是其他三个城市无法比拟的。
成都有多有活力?据统计,2011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武汉和青岛,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8%,即成都在西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世界500强企业近一半落户成都;世界上80%的ipad是成都制造的,世界上每五台电脑中就有一台是成都制造的...
王志乐的“3+1”模式与《财富》全球论坛前后14年间四次选择中国主办城市的逻辑惊人地相似。
“亚洲金融危机后,1999年在上海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推动中国融入世界,浦东迅速腾飞;2001年在香港举行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夕;2005年在北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环渤海经济圈崛起。时隔八年,《财富》全球论坛选择了成都,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依然强劲,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王之乐分析道。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承德棉乐”地区可能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京津唐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城市群。《财富》杂志主编苏安迪甚至不假思索地给成都贴上了“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标签。
成都重新定位“全球角色”
简单地将跨国公司飞往成都的原因理解为“成本驱动”似乎是一种过时的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局长唐继强在《新区改变中国》一书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来看,东部正在放缓,中部稳定,西部井喷。这次井喷不是东部地区的简单重复,而是弯道超车和直行向高端的结果。
"成都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产业转移."唐继强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经过20年的发展,成都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集群。高新区占地130平方公里,去年为四川省和成都市贡献了“十分之二”:首先,2011年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为710亿元,超过成都的十分之一;一是2011年财政总收入为220亿元,占四川省的十分之一。
在跨国公司看来,成都不仅具备高端制造业落户的条件,而且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又一个现代服务业利润中心。从P&G到麦当劳,从丰田到大众,从英特尔到康柏...选择成都的原因与“3小时辐射5亿人”的财富机会密切相关。
从2001年到2010年,成都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远高于全国和全省。走在成都春熙路,lv、gucci等世界知名品牌相得益彰,人们对时尚的要求不亚于沿海地区。麦当劳在中国的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商店在成都开业;除了北京,成都的星巴克是所有直属店中最畅销的。
中国西南地区美国商会会长王晓东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2005年,中国西南地区美国商会的会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011年的会员领域涵盖了it、金融、餐饮、航空空等。
“中国新未来”的考验
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卞回顾了成都9年来的发展,满分为10分。“成都拥有优越的人文环境、前瞻性的政府和优秀的员工,这也是英特尔十年前选择成都的原因。”
自2003年以来,英特尔又进行了三次投资,总投资达6亿美元,全球一半的英特尔移动设备微处理器来自英特尔成都。“一个英特尔驱动了300家支持企业,世界500强激活了四川省1000多家本地it企业。”唐继强评论了世界500强带来的影响。
但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培育更多我们自己的科技产业,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500强。这是内生增长的驱动力。
以高新区为例。220亿元财政收入的最大贡献者不是房地产或500强企业,但大部分来自民营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成都必须思考,在失去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吸引力后,成都将如何继续吸引更多的全球资本,以及如何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唐吉强说道。
与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的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相比,成都的经济总量差距明显,对区域内城市的强粘性仍然不足。一些学者认为,除了经济硬实力创新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制度创新,不仅要着眼于世界的财富,还要着眼于自身的优势,如城乡金融创新和土地资源创新。
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将被命名为“中国的新未来”。这个主题不仅包含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希望,也包含了人们对西部未来的思考。
标题:揭秘中国西部“硅谷”:从IT第四极到财富第四城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5497.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在华销售体系生变 诺基亚瘦身过冬
下一篇:奢侈品网购:那些真真假假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