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趋于理性 “流血换市场”局面难再现
本篇文章131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长春12月11日电在“双十一”尝到甜头后,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将于本月12日再次推出优惠活动。然而,在今年几轮价格战之后,中国电子商务公司开始避免“双十二”中的“低档”市场价格战,并专注于提高网购质量。
“在‘双十一’期间的物流速度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所以我很犹豫要不要加入‘双十二’的兴奋行列。”北京市民蒋梅告诉记者,她花了20多天才收到天猫在11月11日下的订单,这让她对电子商务“过节”促销失去了信心。
不仅是蒋梅,很多参与“双十一”购物的消费者都告诉记者,他们经历了“双十一”购物狂潮,这让“双十二”产生了消费疲劳。
调查显示,仅在“双十一”期间,淘宝网上支付宝的交易量就超过了1亿,而垂直电子商务网站也出乎意料地实现了这一目标。然而,随着消费浪潮的消退,一些问题逐渐出现。
据电子商务投诉和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统计,2012年11月,全国电子商务用户共收到8160起电子商务投诉,其中约54.3%来自“双十一”期间的购物问题,虚假配送、促销欺诈、快递慢送等问题频频上演,成为“双十一”购物节的“后遗症”。
针对消费市场的抑制,各家电企业开始从消费者沟通、产品采购、促销利润、服务保障等方面,在“双十二”促销中发挥自己的“精品”。,努力使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回归理性。
目前,淘宝、苏宁乐购、Tesco和Dangdang.com已于12月12日推出促销活动。其中,当当网于12月12日进行了2012年最后一轮大规模促销返点;苏宁乐购推出了一系列以“爱”为主题的反馈策略,Tesco也重点推出了“京东爱心天使传递集团”等创意推广,倡导行业内企业关爱消费者、尊重合作伙伴、回馈社会,共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最大的购物网站Taobao.com放弃了之前的折扣方式,采用了一种双向游戏,买家出价,卖家根据需求调整价格。
苏宁乐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表示,12月是线下零售和网上购物的高峰期,对礼品消费、冬季消费、假日消费和知识消费的需求非常旺盛。电子商务肯定不会错过这个市场机会,“但今年的‘双十二’不会出现针锋相对的价格战。”
“电子商务的品牌主要取决于上游制造企业和下游消费者的服务能力。它是供应链和信息开发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改善物流和服务的能力。没有这些能力的电子商务将陷入同质化价格战的泥潭。”李斌说。
艾瑞咨询(iResearch)分析师苏认为,“价格战”是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在运营中组织的一种活动,促销是一种市场行为。即使政府监管,也不能影响行业的运行秩序。
苏认为,现阶段,“价格战”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是电子商务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当前的市场结构决定了电子商务仍将把价格促销作为扩大市场的利器。
然而,许多专家也指出,虚假促销仍然是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顽疾。
“通过虚假折扣欺骗消费者并吸引注意力以增加流量的电子商务公司实际上受到了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诚信管理是必须遵守的最低标准。”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平说。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在资金具备的背景下,电子商务能否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还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优质服务和创造有吸引力的品牌将决定消费者的所有权。”曹磊说道。
标题:中国电子商务趋于理性 “流血换市场”局面难再现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8491.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支撑
下一篇:能上网玩游戏的安卓相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