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全球第四 65米射电望远镜正式建成
本篇文章1237字,读完约3分钟
10月28日,在上海佘山脚下,随着“54321”倒计时,主反射板缓缓转动,整体性能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它将对月球探测工程做出重大贡献
在发射仪式上,记者看到原来的“白色碗”以45度角展示在人们面前,5000个彩球从“白色碗”底部飞出。
这台射电望远镜直径65米,高70米,重约2700吨。银色球体傲然挺立。上海天文台65米射电望远镜的首席科学家沈志强表示,与直接成像的光学望远镜不同,射电望远镜通过接收天体的无线电波来确定遥远天体的结构,并能全天候观测天体。
建成后的65米射电望远镜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射电天文学、地球动力学和空科学等许多学科的骨干观测设备,也将为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和其他深空探测工程做出巨大贡献。
据了解,这台65米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10月底共同建立的重大合作项目。
接收范围覆盖8个波段,整体性能居世界第四
这台65米的射电望远镜就像一只灵敏的耳朵,它可以仔细分辨来自宇宙的无线电信号。它覆盖从最长21厘米到最短7毫米的八个接收波段,并覆盖厘米波段和长毫米波波段,用于无线电天文观测。它是中国口径最大、波段最全的全方位移动高性能射电望远镜,总体性能仅次于美国的110米射电望远镜、德国的100米射电望远镜和意大利的64米射电望远镜。
望远镜中使用的改进型卡塞格伦天线可以在方位角和仰角上旋转。下轨道有6组12个轮子,驱动天线的方位旋转,上俯仰齿轮控制天线的俯仰运动,使望远镜高精度指向被观测的天体和航天器,其最高指向精度优于3角秒。
望远镜的主反射面面积为3780平方米(相当于9个标准篮球场),由1008块高精度实心板围成14圈组装而成。每个面板单元的精度达到0.1毫米,代表了中国大型高精度面板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主反射面的安装采用了国内第一个主动面技术,在面板与天线背架结构的连接处安装了1104个高精度执行器,以补偿跟踪观测时重力引起的反射面变形,提高天线高频观测的接收效率。致动器的单位精度可以达到15微米,大约是头发直径的一半。
望远镜所在的轨道采用无缝焊接技术完全焊接。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全轨迹焊接技术,解决了轨迹焊接变形等诸多技术问题。
力争在年底前投入观测
“建设大型射电望远镜系统涉及许多技术领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沈志强说,R&D团队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克服关键技术领域的困难,取得了一批国内创新和国际先进技术成果。
“65米射电望远镜的建成标志着上海天文台的天文观测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范尤山认为,上海天文台是中国天文学、地球动力学和星系宇宙学领域的“国家队”,在卫星激光测距、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许多现代空天文观测技术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也取得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研成果。
据专家介绍,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建成后,经过紧张的调试,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
标题:亚洲第一全球第四 65米射电望远镜正式建成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741.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