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手机均含危险物质 手机是否“有毒”引发关注
本篇文章1629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广播网北京10月14日电据中国之声“新闻之夜”报道,日前,外国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36部手机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每部手机至少含有铅、溴、汞和镉等有毒物质中的一种,其中几部手机的听筒部位“毒性”最大。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会导致胎儿缺陷和其他问题。手机是否真的“有毒”,是否可以放心使用。
当你看着你闪亮的手机时,它可能看起来很干净,除了外面的磨损和污渍。但最近,一家英国网站对36部手机拆解后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日夜陪伴我们的手机不仅外表布满细菌,实际上,在它们生产出来后,体内隐藏着难以置信的多种有毒化学物质。
在这项研究中取样的每部手机至少含有下列危险化学物质之一:铅、溴、氯、汞和镉。零件检验包括外壳、显示屏、电路板等关键部件的分解。其中,工作人员发现接收器的毒性最大,溴和氯的含量一般最高。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会影响生育能力,导致出生缺陷和其他问题。随着通讯功能的日益强大,人们离不开手机,人们普遍不了解手机电子元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
公民:只要知道手机的键盘和屏幕是脏的和有放射性的。
公民:一般来说,既方便又简单。
根据各种手机的综合环保得分,摩托罗拉手机是最安全的,iphone5排名第五,三星galaxy siii排名第九,而iphone 2g(第一代iphone)是所有测试手机中毒性最大的。
根据研究报告,任何手机都会含有至少一种危险的化学物质,如铅、溴、汞和镉。一家it网站手机频道的资深编辑唐告诉记者,手机的电子元件含有重金属,这在业内是众所周知的。按照目前的制造工艺,一些重金属材料肯定会被用在手机的电池和电路板上,这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避免的。
唐:塑料件是封底,五金件是电子元件和焊料。当制造这些电子产品时,没有成熟的技术来避免选择这种材料。
据业内人士称,从手机诞生之日起就有“毒药”,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电子元件上的重金属,二是手机塑料外壳中的苯。一般来说,劣质塑料外壳的问题在于山寨机。正规厂家的所有产品都有iso质量认证,所有产品都通过了环境评估和安全评估,所以没有大问题。记者看到了某手机说明书中相关材料的使用情况,他在说明书中告知各部分铅、汞、镍等物质是否超标,并写道: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所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使用已经控制在最低限度,将继续努力通过改进技术来减少这些物质和元素的使用。
一个手机品牌的销售员:你怎么能避免这种事情呢?如果铅和汞是那样的话,你说哪块电路板是不可用的,但是你不能没有它。你以后不用手机了吗?
业内人士解释说,手机中含有的这些有毒化学物质通常通过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但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手机中的有害物质都有相关的检测标准,日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一个品牌的手机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出厂前,所有手机都通过了国家质量检验,只有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上市。你可以放心,不会有质量问题。如果有任何问题,你可以尝试一些相关的测试。
至于消费者的担忧,手机热是否会导致重金属挥发而导致中毒。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情况也不容易判断。专家认为,正常使用下手机对人体影响不大,但儿童不容易接触到手机等含有过多有毒化学物质的电子产品。
这项研究还指出,移动电话中有毒物质的污染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处理和回收成为电子废物的移动电话时产生的排放尤其成问题。二手手机零件含有铅、镉、汞等多种有害物质,直接丢弃会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此外,如果手机塑料外壳直接燃烧,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山东一家家电回收企业的业务经理景刚(音译)告诉记者,许多旧手机正流向非法拆解和处理废旧家电的小作坊。小作坊随意掩埋用过的电子元件,污染空的天然气和水源,甚至可以简单地进行改造。贴上新标签,假装是新的销售:
景刚:当它到达小生意小贩时,它流向南方市场,然后聚集,然后流向市场。
业内人士建议,应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明确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过程中的禁止行为,并以环保方式统一处置废弃手机等电子产品,避免污染。
标题:调查称手机均含危险物质 手机是否“有毒”引发关注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267.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