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牌”手机价廉更要质优
本篇文章1220字,读完约3分钟
2012年,移动互联网逐渐进入成熟阶段,移动电子商务被认为是电子商务市场的下一个强劲增长点。
在这种趋势下,许多家电公司锁定了移动终端的商机。毕竟,拥有自己的移动终端平台无疑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在网上购物。
从5月份开始,一些互联网老板宣布他们将开始“不做正确的事情”,转而使用手机。
奇虎360、百度和网易等互联网公司集体宣布高调进入手机市场。与阿里巴巴、小米和盛大一起,民用智能手机市场突然沸腾了。此前,它们已经声名鹊起。
互联网巨头跨境“玩”手机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和手机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
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互联网品牌”智能手机以“低价高配置”为主要元素。
然而,在这种硬件性能被过分夸大、内置应用被迫绑架消费者选择权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消费者显然不仅关心低价,还关心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软硬件等的综合使用体验。
小米手机堪称中国“互联网品牌”手机的典范。尤其是今年与中国联通(600050)和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的定制版,在市场上掀起了消费热潮,而最近推出的青年版小米手机又一次引起了热议。
阿里巴巴的阿里巴巴云手机也为消费者所熟悉。阿里巴巴云计算有限公司最近首次宣布,配备阿里巴巴云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产品在市场上的累计销量已成功超过100万部。
国内搜索引擎巨头百度与戴尔和长虹联手推出两款搭载百度易的智能手机——戴尔裸奔43和长虹h5018,并于近日正式发布百度云rom,推出更多智能手机产品,这将进一步扩大百度云系统和百度应用的覆盖面。
那么,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背景下,“互联网品牌”手机的胜算有多大呢?
首先是“低价”策略。如今,市场上有许多新的智能手机。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手机在过去已经不再是稀罕物,降价是大势所趋,这可以从智能手机1000元的火爆程度看出。
因此,互联网品牌手机所宣传的“低价”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消费者很难支付。
第二,“高配置”因素。这是一个硬件性能被过分夸大的时代。当双核依然方兴未艾的时候,四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智能手机市场的“核战”正在不断上演;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大屏幕”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平板电脑也不断推出。
高配置,如双卡双待,大电池容量,已经成为商家吸引用户的噱头...互联网供应商的所谓“高配置”可能很难说服用户。
最后,互联网基因。如今,在智能手机中强制安装内置应用软件并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是很常见的。结果,智能手机系统的性能降低,速度变慢,甚至,恶意软件将吸引费用和扣除流量。
虽然互联网品牌手机有丰富的内置应用,但当用户可以独立选择时,他们总是下载合适的应用,而对制造商的内置应用不感兴趣。
由此可见,手机在互联网厂商跨境游戏中的硬件性能被过分夸大,凭借“低价格、高配置”等所谓“优势”和互联网基因,很难与传统手机厂商竞争。
毕竟,消费者关心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低价、单一的高价或单一的软件应用,而是全面的用户体验和消费者感知,包括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售后服务、软硬件等。
标题:“互联网牌”手机价廉更要质优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543.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成本压力促使电商寻求海外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