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蛟龙号研制费用不到2亿 无军事功能
本篇文章1087字,读完约3分钟
它没有军事功能,可以为潜艇设计提供参考
新快报讯据《科技日报》报道,近日,“蛟龙”号7000米海上试航成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个中国科研之星项目要花多少钱?它有多实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会长、中国造船(600150)重工集团原总工程师方淑佳表示,“蛟龙”的开发成本不到2亿元,其潜在价值远高于此。此外,方淑佳表示,“蛟龙”没有军事功能,但可以为潜艇设计提供参考。
开发成本不到2亿元
“我参加了《小龙》的项目和实验阶段。我更清楚资金来源。”方淑佳说:“我们申请了863计划,1998年是1.8亿元。”方淑佳说,1.8亿元是开发蛟龙的成本。实验经费由海事部门解决:易损部件(主要是电池和易被海水腐蚀的部件)的更换约2000万元;帆船的成本,包括人员成本,约为5000万元。
方淑佳说,“蛟龙”的资金并不充足,它一直本着“艰苦奋斗,打基地”的精神,勤俭办科研。例如,用于配合“蛟龙”试验的“向阳红09”号船是一艘已退役的旧船,其成本已降至最低。
深海潜水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深海潜水技术可能会大大降低未来油气勘探的成本。用于勘探海底石油的勘探平台每个高达50亿元。它在海上航行和工作的几个月里每天至少要花费50万美元。载人深潜器可以在平台勘探前进行浅层勘探和取样。“时间不到12小时。这样,土地调查方法就可以用来分析、去伪存真和引导。成功率更高,成本更低。”方淑佳说。
此外,海底大量多金属矿物(如锰结核)的开发离不开深海潜水技术的帮助。
深海潜水可以促进基础科学研究。例如,方淑佳说,“蛟龙”号可以在海底部署地震探测设备,通过浮标和卫星将它们传送给科学家,并通过这些设备研究海啸和其他现象,而这是拖船和其他设备无法做到的。此外,海底生物、海底热流和可燃冰只能通过深度潜水来研究。
此外,海底电缆维护等工程任务也是需要深海潜水器发挥作用的领域。
高科技很难“山寨”
美国导演卡梅隆潜入10000米以下,这也是最近经常被比作“龙”的事件。
方淑佳说,两者的技术难度相当不同。卡梅伦的潜水器只是一个耐压容器,装载很重,被扔进深海,然后漂回大海。然而,“蛟龙”号在巨大的压力下操作它的机械臂、拍照和与海面通信要困难得多。
方淑佳说,人们应该去深海潜水的原因是因为深海的情况很复杂。就急救而言,有人下潜要好得多,而且比没人下潜更有效。
“震龙”有三个耐压壳:载人舱、电池舱和仪表舱。”方淑佳说,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都需要技术突破。“这些不可能是‘村舍’,也不可能是根据图纸复制的。”
此外,方淑佳表示,“蛟龙”号从演示阶段到现在没有军事功能,但可以为深水潜艇的设计提供参考。
标题:专家称蛟龙号研制费用不到2亿 无军事功能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17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