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营销向灰色产业转变 网络水军透支网民信任度
本篇文章581字,读完约1分钟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人民网舆情监测办公室近日发布了2011年第一季度it行业报告。据报道,一系列灰色营销已经从微博和其他网络自我媒体效率的提升中衍生出来。
据报道,微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在线语音收集平台,其“裂变”的传播特征使得信息推送更强、传播更广。微博的商业价值也得到体现。原本微博营销是商家利用微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来推广产品的一种手段,但现在微博时代新的“微博营销”正在向“灰色产业”转变,形成网络舆情营销产业。
一系列“微博发财”的现象应运而生。明码标价加粉丝、vip认证甚至制造网络舆论的操作,不仅满足了一些人的虚荣心,也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越来越难以辨别真假,导致微博成为网络水军的新起点,这无疑逐渐透支了网民对微博的信任。
2011年第一季度,微博“灰色营销”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舆论担心微博交易如粉丝交易、收费、vip认证等会导致微博成为另一个“五毛水军”的温床;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监管这种“灰色营销”,舆论不希望微博平台形成一个充满虚假信息的舆论环境。
一些网民表示,“购买vip认证意味着更多人关注自己,希望自己能创造更多话题,并希望尝试成为‘意见领袖’的感觉,即使只是在网上。”然而,“买粉丝、乱加V”会造成实实在在的伤害,导致网民对vip用户的信任度下降,这将进一步损害微博的信任度和跨区域、实时在线舆情的先天优势。
标题:微博营销向灰色产业转变 网络水军透支网民信任度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3018.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