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溯宁、杨致远、张明正把手“云梦”
本篇文章3411字,读完约9分钟
16年前,田溯宁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趋势科技的创始人张明正,另一个是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16年后,有一件事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并把他们从最初的朋友变成了现在的伙伴。“这就是云计算。”田溯宁说:“在过去的40年里,这是it行业发生的最令人兴奋的事情!”
坐在位于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园的“北京云基地”办公室里,田溯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回忆起16年前硅谷的往事,仍然觉得那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刻。
1988年,张明在台湾创办了趋势科技。1994年,杨致远在美国创立了雅虎。同年,田溯宁回国建立了亚信。这三家公司已经在日本东京和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雅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门户,并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国软件公司。田溯宁加入了中国网通。
1995年,当这三个人在硅谷相遇时,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他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可以说是意气风发。
张明正回忆说:“那时,我们经常在各种峰会上交换意见。田溯宁有“工业为国家服务”的理想,我热衷于各种赚钱的商业模式。杨致远经常想到技术的前沿。每个人都是互补的,但没有商业合作。”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6年。那一年,田溯宁离开网通去建立宽带资本。传统的病毒行业跟不上互联网,张明正在为这一趋势寻找新的方向。杨致远准备接替塞梅尔出任雅虎首席执行官,重振雅虎。
2008年,杨致远未能重振雅虎,巴茨接管了。世界在变,三个好朋友都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原因,云计算。
“在云计算时代,中国人应该改变‘当苦力’的产业地位,引领创新。”当他说这话的时候,早春的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照在田溯宁的脸上,明亮而生动。
四大产业融合的机遇
田溯宁说,三个人要么有云计算基因,要么有云计算潜力。
云计算起源于雅虎的hadoop,这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云计算平台。雅虎的门户、搜索和广告系统都基于hadoop平台,淘宝、百度等许多互联网公司的主要业务都基于hadoop平台。当时,田溯宁觉得要整合工业资源,必须引进杨致远。
云计算最初是由两股力量驱动的,其中最大的是互联网。互联网发现大规模用户需要计算,这很便宜。雅虎起初是免费的。当用户数量增长到1000万时,emc、ibm和惠普的成本太高了。当时,杨致远想,你能用pc服务器解决大规模计算和存储的问题吗?于是,雅虎成立了一个由齐鲁领导的12人团队,制作了hadoop,这成为了最早的云计算软件平台。齐鲁后来搬到了微软,在那里他负责微软搜索和微软云计算的开创性业务。
除了互联网,云计算的另一个驱动力是软件虚拟化。在过去,一台电脑只能被一个人使用。在云计算时代,有100台个人电脑和1000台个人电脑。谷歌连接了100多万台电脑,并通过并行计算技术与所有用户共享。软件虚拟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说到软件,没有人比张明正更合适了。"田溯宁说,中国最成功的软件制造商是张明正。除了美国公司,世界上只有两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软件公司:一家是sap,另一家是Trend。
“当我还在网通的时候,我和郑明就开始讨论。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世界的未来,像互联网,像个人电脑技术,像移动通信?”田溯宁说:“我们两人最后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那就是云。”
田溯宁认为,云计算是媒体、通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融合带来的一场革命。古腾堡(活字印刷)之后的500年里,媒体行业没有发生革命;贝尔打电话后,通信行业100年没有改变;信息技术,包括计算和存储行业,在30年里没有改变;互联网的本质是传播,它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这四个行业已经整合,机会难得。"
田溯宁认为,计算机革命始于大型机,止于云计算。在云计算时代,每个人都变成了数据人,他们一生都喜欢的电影、照片和日志都可以存储;由于巨大而廉价的计算能力,它可以被分析和管理。现在互联网太贵,太混乱。
2010年5月,张明正与田溯宁合作建立了田芸科技。同时,杨致远承诺通过投资的方式进入田溯宁的投资机构,包括黑莓基金和海云基金。“三剑客”正式携手,旨在抓住云计算这四大产业融合的机遇。
田溯宁的角色观
云基地位于亦庄,办公楼12层,入驻企业12家,均为宽带资本投资,包括田芸科技、优优、中云、田瑞、天威信通、天润荣通、云立方等公司,投资金额5亿元。
友友是一家云操作系统公司,其创始人姚宏宇原本是杨致远手下的一名将军。作为最早的云计算平台,hadoop在商业上并不成功。其中一些人才离开了谷歌,一些加入了微软,还有一些去了亚马逊。杨致远成为了一名传教士,留下一个人贡献宽带资本,那就是友友天宇科技的创始人姚宏宇。去年,你开始收支平衡。
田芸技术是由张明正和田溯宁投资的开源软件。在云计算时代,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将面对客户,而不是面向制造商的单一产品,田芸技术是提供云计算的系统解决方案。“这是我以前的工作,亚信就是这么做的。”田溯宁说。
在北京云基地生产服务器的朝云科技,是由宽带资本、北京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和超微型公司合资的。Super micro是全球第四大服务器制造商,生产新一代云计算服务器。此前,它为雅虎和谷歌生产服务器,后者是由杨致远引入北京云基地的。田溯宁告诉记者,超微型的特点是节能减排。在过去的十个服务器中,现在一个服务器就足够了。过去,使用unix主机,使用硬件和软件。现在用户可以使用x86小型计算机。
朝云科技于2010年10月开始生产,预计2011年将生产6万台云服务器,销售额为6亿元。田溯宁非常兴奋,他说这款服务器将直接与ibm和惠普竞争。
田溯宁说,计算机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大型计算机阶段,只有一家公司,即ibm。后来,个人电脑革命颠覆了这种模式。个人电脑走了两条路:一条是苹果的全封闭式道路,另一条是wintel的道路,这是一条联盟和分工的道路。通过这种分工,高附加值环节被放在wintel,而低附加值环节则被分配到亚洲,如整机制造。第三阶段是进入互联网时代。
至于选择哪种云计算方式,田溯宁认为现在谈论还为时过早,但这种趋势已经出现。基础是微软和惠普合作生产服务器,结合软件和硬件;英特尔与诺基亚合作开发meego操作系统;苹果和arm引人注目,未来将为终端用户提供从芯片到终端的服务;甲骨文和太阳合并…
整个计算行业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混乱,但田溯宁从混乱中看到了一个规律,即所有公司都在试图建立软件、硬件、服务和关键组件的“组合”,这只是一个表象。每个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个系统集成商,整合以上所有产品,面向最终客户。
田溯宁未来的角色之一是成为类似的系统集成商,将操作系统、服务器、软件和应用程序打包在一起,帮助他们找到最终用户。
田溯宁目前正与国家电网合作构建私有云。至于公共云,张明正趋势科技正与台湾中华电信合作推出类似亚马逊的ec2云存储服务,名为中华云。与此同时,北京云基地也在探索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600050)的合作。
“很多云服务,用户其实是分不开的。”田溯宁说,例如,gmail是一种云服务,百度搜索是一种云服务,手机短信是一种云服务,它存储在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上,并推给用户。腾讯的即时通讯也是云服务,淘宝的电子商务也是典型的云服务。
争夺云计算运营商
田溯宁认为,云计算时代的海量数据使得操作超级数据库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所谓超级数据库操作是指管理、挖掘、重新显示和编辑非结构化的大型数据库。拥有这种能力的公司将成为未来的云计算运营商。与目前的电信运营业务相比,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因为电信运营只运营人类通信,而云计算运营整个社会。
在全球范围内,微软、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都在争夺云计算运营商的席位。在中国,包括中国移动、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内的三家电信运营商可能会争夺这个席位。田溯宁的宽带资本也想竞争一个席位,但竞争模式不同。
宽带资本是“造船”的模式。云计算产业链包括两条产业链:一条是运营产业链,另一条是制造产业链。制造产业链提供软件和硬件设备,运营产业链为制造产业链提供资源整合平台。
微软、苹果和ibm希望整合行业的所有资源,成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亚马逊和谷歌从运营商产业链出发,控制终端用户,希望在行业整合中运营硬件产业链。宽带资本希望从中国的环境出发,整合小部件,打造一艘大船,最终赢得云计算运营商的席位。
田溯宁表示,外国企业已经在技术和理念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现在还不是赢得云计算运营商席位的时候。
标题:田溯宁、杨致远、张明正把手“云梦”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86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