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杀死了永中科技?
本篇文章1128字,读完约3分钟
有人说它死于盗版,也有人说它死于公民意识。事实上,它是因为缺钱而死的。
像中国大多数默默无闻的软件公司一样,永忠科技的一生值得谈论两件事:“在他活着的时候挑战微软办公室”;他死时,似乎误入歧途。
最近,曾经名噪一时的永中科技面临破产清算阶段。关于它的死亡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它死于盗版,有人说它死于公民意识,事实上,它死于缺钱。
在2005年的高峰期,永中的销售额达到了2071万元,然后一路下滑。2008年,这一数字达到613万元。由于不能自给自足,永忠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核高基地”上,而它曾经离“核高基地”如此之近。
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话题,一个催生了微软(Microsoft)和甲骨文(Oracle)的行业,但中国目前的形势如此黯淡,以至于连行业领袖都沦落到了不得不向政府“发财”的地步。为什么中国的软件业如此缺钱?
在上个世纪中叶,美国政府列出了几个支柱产业,并将其确定为支持对象。有趣的是,没有软件、互联网和生物工程行业可以在以后重新定义美国。它们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于资本市场的推动。后来,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创造了一个自由创新的环境,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相比之下,在中国,除了用友、金蝶等专业软件企业和中软国际等外包软件企业外,其他软件企业都陷入了困境。
必须说,像永中科技这样的公司在软件本身没有太多问题,甚至超过了国外的竞争对手,但他们心目中的创新似乎与国际品牌不符。有一段时间,金山软件不得不完全模仿微软办公室,他们的创新表现出更低的价格和更稳定的服务。此时,微软已经在计划如何让通用软件拥抱互联网。
中国软件业(600536)一直认为盗版是制约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的,它极大地影响了软件企业的收入,但是盗版最严重的微软却越来越滋润,传统的金山和瑞星被免费的360震惊了。
这难道不值得中国软件业反思吗?今天的社会不再是由信息技术和软件驱动的社会。我们被互联网所包围,其次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而国内很多软件企业并不“文明”。新浪微博的插件,Kaixin.com的sns应用,甚至一个盛大的网络游戏,哪一个不属于软件业?他们只是改变了一个载体,改变了一种模式,成为了一种受欢迎和畅销的产品。国内软件行业仍然停留在速度是核心竞争力的时代,他们仍然纠结于如何更完美地复制别人的产品,一厢情愿地将创新理解为“本地化”。
中国的软件业应该试着放下身段,在互联网上探索水。软件业的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互联网自由浪潮的冲击下坚持原有模式是不明智的。
因此,永中科技的死亡表面上是由于“核高基金会”缺乏资金。事实上,“核高基地”救不了它,打击盗版也无济于事。它只能自救。如果永忠科技能把目光从微软身上移开,多观察互联网,它会发现很多,得到很多。
标题:是谁杀死了永中科技?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53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