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新规发布:不满意可吃“后悔药”
本篇文章1113字,读完约3分钟
我在热的时候从网上购物,但是退货就更难了。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善。在昨天举行的2011年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峰会论坛上,商务部发布了《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鼓励网购企业建立冷静期制度,允许消费者在冷静期服用“后悔药”。
新法规
冷却期间没有理由取消订单
该规范明确规定,“鼓励平台运营商建立冷却期制度,允许消费者在冷却期内无故取消订单。”商务部信息技术司司长李金琦表示,这一要求有利于减少交易纠纷,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但这一制度不适用于药品、生鲜食品和化妆品等特殊商品。该规范还规定,“鼓励第三方在线交易平台和平台运营商向消费者提供‘卖方保证金’服务。”保证金用于为消费者支付交易损失。保证金的数额和用途应当事先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公示。”
调查
冲动消费的“后悔”成本很高
“有时是因为它便宜,有时是因为图片有吸引力。”王女士是典型的网上购物者,她经常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下订单,后来她经常后悔:“我曾经花30元买了一件衣服,收到后就后悔了。”虽然卖家同意退货,但我要承担往返邮费,花20元,不值得。”她说如果她能在购物前冷静思考,她就不会如此浪费经济和精力。
据记者介绍,冲动消费在网购中并不少见。当消费者看到廉价商品时,他们会立即下订单,但他们不喜欢这些商品,或者在购买后根本不需要它们;为了赢得快速交货的赞誉,网上商店卖家在收到订单后会立即确认交货,一旦货物发出,订单就不能取消。只要没有质量问题,网店卖家一般不会承诺退货和退款。
■各方的声音
商务部:规范非强制性要求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现行标准是推荐性的,不是强制性的,“冷却期”制度不适用于冷鲜食品、化妆品、药品等行业。,相关平台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冷却期。从长远来看,冷静期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减少交易纠纷,树立平台运营商的形象,最终促进中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商人:规格对行业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淘宝相关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这项规定对行业有积极影响。淘宝从2010年开始推出消费者保护计划,并推出“预付款”、“七天退货”等服务,这与设立“冷静期”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专家:“冷却期”应该在下订单前转移
电子商务专家赵廷朝表示,这一体系的完善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倡导和鼓励企业建立这一体系;其次,对执行力较好的企业进行认证;第三,在认证体系成熟后,一些电子商务领域将进行强制性认证。赵廷朝认为“冷静期”不应该在下订单后设定,因为一旦消费者下了订单,就意味着交易已经形成,具有法律意义,商家也开始了提货、配送和送货的程序。赵廷朝表示,该网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下单前反复提醒消费者是否真的想买。
晨报记者刘小丹·张应华·黎明
标题:网购新规发布:不满意可吃“后悔药”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46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