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斩断短信诈骗黑手 运营商要有啄木鸟精神
本篇文章2101字,读完约5分钟
上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解释,短信欺诈将受到严惩。本司法解释自4月8日起实施。
据了解,该解释明确规定了诈骗的定罪量刑标准,并将定罪门槛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发送虚假短信5000条以上或者拨打虚假电话500条以上的,以欺诈罪论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作为欺骗“交易”的一种手段,利用电信技术进行营利性欺骗的现象就像一块皮癣,顽固地寄生在信息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次两所高中颁布的司法解释有什么意义?我们能治愈这种顽疾吗?今天,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打击欺诈的道路上还应该做什么工作?为此,记者采访了互联网专家谢文。
欺诈的翻新意味着迫切需要法律的打击
自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金融和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欺诈在中国迅速蔓延。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出现,利用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上银行技术实施的“非接触”欺诈日益猖獗,但也给人们造成了巨大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发言人孙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公私财产权益的保护出现了新的司法需求。据报道,在2010年人民法院受理的所有刑事案件中,欺诈案件数量排名第六。
一般来说,这种欺诈的主要犯罪特征是利用电信技术“设下陷阱”,引诱人们进入陷阱。其中,欺诈信息和欺诈电话主要涉及中奖、电话欠费、信用卡消费、灾区募捐、网上购物、股票走势预测、中奖彩票、冒充熟人、绑架勒索等。一些犯罪分子还利用换号技术假冒国家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的电话号码。根据《法制日报》的数据,2009年,仅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的人就因电信欺诈损失了超过10亿元。
当涉及到欺诈时,群众深恶痛绝,与此同时,他们期望法律的力量及时出击,粉碎邪恶的黑手。因此,有媒体评论称,两所高中发布的欺诈司法解释对公众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表明司法机关已经发动了一场全面打击各种电信欺诈的战争。
然而,在谢文看来,两所高中发布的司法解释最直接地反映了电信诈骗作为一种社会痼疾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解释和管理。就方法而言,这种方法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从历史上看,电信欺诈问题由来已久,其间一直存在严惩欺诈的声音。如今,惩罚标准只是稍微严格一点,没有真正的解决办法。
在新技术下,瓶颈仍然需要被打破
信息欺诈出现后,无论是以电视和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相关报道铺天盖地。此外,报纸上反复出现的相关案例也是类似的。然而,面对千变万化的欺骗,人们总是无意识地被欺骗。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解决这样的刑事案件有多难?罪犯有电话和银行账户。这些信息能给案件侦破带来多少帮助?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也长期存在于记者的头脑中。“把钱直接存入这个账户,账户名是XXX”,“你好,这是XXX的客服,你的手机欠费了”,这样的信息和电话已经被记者收到,可以预测,它们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和其他用户一样,记者也认为既然有电话号码和账号,为什么公安部门不效仿呢?
随后,记者了解到,作为一种“新”的欺诈手段,信息或电话欺诈是远程和非接触的,犯罪分子可以在短时间内实施犯罪而不会见受害者,依靠现代通信技术和网上银行技术。无一例外,留给公安机关的电话和账户都是假的或“扑克牌”,而犯罪分子在赚钱后没有踪迹。可以说,今天的犯罪团伙已经进入了“企业化经营”阶段。从买手机到开银行账户再到转账,都有专人负责,这也给公安机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必须认识到,在打击欺诈的过程中,各级司法机关也应大力提高应对电信欺诈的高科技装备和应用水平,与他们展开“高技术”和“高智慧”的较量,以正义之剑斩断电信欺诈之手。
经营者应该有啄木鸟精神
有什么方法可以治愈这种罪行吗?显而易见,要达到从基层做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需要银行和电信部门,特别是运营商的配合,这样罪犯就没有犯罪的平台。事实上,在这方面,自从手机实名制实施以来,运营商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当然,它也需要群众的支持、理解与合作。在今天信息泛滥的情况下,防止受骗的前提是警惕各种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
谢文对打击欺诈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真正的根本原因是平等对待短信群发的管理以及包括微博和博客在内的互联网信息的管理。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手机和互联网之间的差异和界限正在消失。有鉴于此,发送短信应遵循“先试后送”的原则,并要求短信发送者具备资格。只有这样,基于短信的欺诈才能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谢文还指出,如果群发短信具有欺诈意图并构成欺诈事实,无论是5条还是500条,它都只是形式上的改变。群发的大门是敞开的,这使得公安部门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狂奔,追逐诈骗,难度可见一斑。
一般来说,从大的范围来看,行业应该加强自律和监管。有些企业不应该过分追求利润和商业利益,而应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尽管单靠自己很难治愈这种顽固的欺诈行为,但运营商必须有“啄木鸟精神”来清除寄生在自己平台上的害虫。
标题:谢文:斩断短信诈骗黑手 运营商要有啄木鸟精神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427.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