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网络剧:自娱自乐还是引领未来?
本篇文章925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5月2日(新华社)——带着渣滓的校服,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花仙子”和坏掉的吉他……2010年下半年,汇集了许多怀旧元素的网络剧《老男孩》在互联网上迅速走红。在哀叹“看一次,哭一次”的同时,网络电视剧“非专业制作”和“人人都是导演”的草根性特征,让网民们欢呼看“中国影视剧之春”。
网络电视剧是自娱自乐还是引领中国影视文化的“春天”?
“草根情怀”——网络戏剧的前世
“梦想就像经典,它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但它更珍贵。”自2010年10月28日上映以来,《老男孩》结尾的话语和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怀旧元素瞬间打动了无数网民的“眼泪”。
“勾起了太多的回忆,当班花成了妻子,当朋友分道扬镳,当我不知道如何去担心它。如今,夫妻们争吵和哭泣,现在他们生存下来并为自己的生活而战。现在它们伴随着起起落落。”来自网民“xsjmrs”的信息代表了大多数观众的心声。
到目前为止,仅在优酷网上,包括《老男孩》在内的“11度青春电影”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8735万次,许多网民把《老男孩》视为经典并反复品味。
4月21日,《老男孩》的作者“筷子兄弟”的全新作品《赢家》再次在网络平台上亮相,刚刚播出30秒的预告片一经曝光就吸引了30多万人的关注。
业界普遍认为2008年在互联网上首映的《Y. E.A.H》是中国网络戏剧的开篇作品。这部网络剧采用观众决定剧情发展的互动模式,在线测试成功后在凤凰卫视播出。
“我的印象是,中国互联网上最早、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剧应该是《血案一汕头》,从互联网走向现实社会。”“筷子兄弟”之一的王特瑞认为,网络剧是指“仅通过广告植入盈利模式,只能在互联网上播放的自制影视剧”。
北京东方恒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策划总监王乐康认为,国家加大了打击网络盗版的力度,各大视频网站不得不无奈地删除拥有众多粉丝的美剧和日剧。此外,该网站购买电影和电视剧的版权费大幅上涨,使得“网民上传的视频让网站看到了发展的曙光。”
“无论是审美的还是丑陋的,讽刺的还是温情的,网络的特性决定了网络电视剧更加关注草根阶层的喜怒哀乐。与此同时,草根阶层的从业者也能确保网络电视剧的情感和细节更贴近生活,并能赢得草根阶层的共鸣。”职业编剧王说。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透视中国网络剧:自娱自乐还是引领未来?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9985.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