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双十一尝试预售模式 或成转型C2B探路石
本篇文章1311字,读完约3分钟
网易科技新闻11月15日消息虽然天猫的销售额在此次双十一促销中创下了纪录,但天猫总裁张勇却把重点放在了“售前”模式上,这种模式并没有给销售带来太大的实质性贡献,而是将其提升到了战略层面。
张勇在14日举行的“新旧零售对抗”论坛上表示,预售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未来,也是一种符合战略方向的模式。然而,张勇表示,这一模式给所有企业和行业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过了消费者。
从模型本身来看,首先是销售订单,然后是生产,然后是运输,然后是流通,最后是销售。这一环节的生产成本或流通成本可以降低,营运资金周转天数可以大大加快,从本质上检验了供应链的效率。
供应链是张勇认为天猫原创品牌和淘大品牌能够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我们过去知道的知名品牌可能很难转型和调整,因为它们的供应链都是固化的,很难形成新的供应链体系。淘大品牌可以根据互联网消费者的需求快速调整供应链和商品供应。”
相应地,淘大品牌也成为预售模式的主力军。作为淘大品牌的代表之一,因曼在今年的双十一促销活动中名列女装品牌第二。因曼创始人兼董事长方建华表示,因曼参与了6款车型的预售,售出了2万多件两款车型。
“我们刚开始没有货,我们只是完成了样衣,用什么面料和配饰,然后在网上展示了所有的细节。消费者预定了我们基本上只有一件羽绒服和一条裤子,一开始卖了5000条,后来又卖了5000条,最后总共卖了2万多条。”
方建华非常支持这种模式。他甚至说,这改变了传统零售商通过代理商订购的模式,并称这是他对今年双十一的最大感受。
对于依赖天猫平台的淘大品牌来说,支持这种模式并不奇怪,但拥有成熟线下平台的品牌要谨慎得多。
Gxg今年在双十一淘宝男装类别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杰克·琼斯。然而,gxg总经理李书俊向记者透露,今年gxg有四款产品参与了预售,销量只有8000件左右。当被问及是否会按照预售模式销售商品时,李书俊谨慎地表示,这只是一个尝试,预售涉及从生产到物流的多个环节,具体效果应该在客户收到商品后进行评估。
然而,张勇看重的不是预售本身,而是它作为c2b模式原型的战略意义。他甚至断言电子商务的未来方向不是c2c,也不是b2c,而是c2b。
相比之下,今年9月马云在出席会议时表示,阿里将从消费和流通领域进入制造业,“将从b2c向c2b全面推进。”马云还表示,个性化制造将是未来三到五年内社会的必然趋势。
因此,张勇所说的预售模式“前景非常看好,符合我们的战略方向”,这实际上更多地体现在对阿里转型之路的探索意义上。
阿里进入制造领域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阿里平台上已经有很多制造领域的业务,可以为阿里打头阵,尝试个性化定制领域。以预售为代表的模式,即消费者先下订单,然后组织生产和交付,仍然是粗糙的,但它无疑是个性化定制的主要形式。
阿里利用今年的“双十一”推出c2b预售原型,这本身可能就是对马云在互联网商务会议上提出的策略的一次考验。无论是因曼、广州、东北有机大米、新疆阿克苏有机苹果,还是众多参与天猫预售的商家,他们都可以通过预售获得大量订单,也将成为c2b行业进步的样本。
换句话说,马云的阿里巴巴进入了c2b个性化制造的棋局,这已经在双十一悄然开始了。(桑宇)
标题:阿里双十一尝试预售模式 或成转型C2B探路石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802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