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的世界梦想:产品存在先天不足
本篇文章1015字,读完约3分钟
小米的手机急于在国内市场尚未准备好的时候进入国际市场,这不一定是件好事。相反,它会毁掉自己的品牌。目前,小米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渠道和售后服务。只有国内市场做得好,国际市场才能开花结果。
雷军的一句话再次引起了业内的轰动。
美国时间10月19日,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在与dst创始人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ner)的对话中表示,到今年年底,可能会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一个试点项目,向世界迈出第一步。
在利用饥饿营销在中国赢得“粉丝”的欢迎后,雷军现在正试图将这种“成功”的模式复制到全球市场。只是,小米手机有条件走向国际市场吗?
在手机领域,小米被视为互联网企业,而在互联网企业中,小米是以一尺半的距离进入手机市场的企业。虽然这种模式已经引起了国内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效仿,但与传统手机公司相比,具有互联网先天基因的企业在供应链、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都难以避免先天不足。
2011年,雷军吸引了许多“追踪”发烧友,但没有列出类似苹果手机的型号。兴奋过后,他担心小米手机的质量,比如频繁的死机和高维修率。严峻的形势使雷军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售后维修店。
走出国门后,小米手机(在中国仍是这样)应该如何布局?互联网手机凭借“眼球经济”获得了短期关注,但其市场份额并未实现相应增长,营销策略也未转化为实际营业额。虽然小米是互联网手机的先锋,但它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根据他所在的isuppli市场研究公司8月份的统计,2012年上半年,小米等互联网手机品牌都没有上榜,也没有进入整体排名的前15名,整体份额不超过8.1%。小米的份额不言而喻。
根据雷军的公开讲话,可以知道小米是以“需求方决定产量”为基础的,生产一部手机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而小米则是在官方网站上预订了再生产,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每次小米总是给消费者“供不应求”的感觉。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表示,2012年小米手机产量将超过500万部。业界普遍认为,似乎产量很大,但事实上,“山寨制造商”可以达到这个规模。因此,小米手机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在整个手机市场上充其量只是一个“小鱼小虾”。恐怕要做大市场并走向国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互联网公司制造手机的想法值得称赞,但它们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营销的“死胡同”。用“爆炸性”新闻吸引注意力只能取得短期效果。如果企业想要实现健康发展,他们仍然需要在产品上脚踏实地。
标题:小米手机的世界梦想:产品存在先天不足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718.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