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破冰在线教育
本篇文章2560字,读完约6分钟
编者按/今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资本的宠儿。在中国投资行业全面衰退的情况下,移动社交、娱乐和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资本似乎更加谨慎。然而,他们并没有减少对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关注,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一些更前沿的领域,移动在线教育进入了资本的视野。在个性化和碎片化的移动应用中,教育能占有一席之地并形成规模吗?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移动教育首先开始于幼儿教育领域,然后逐渐扩展到成人教育领域。2012年上半年,专注于教育领域社会互动的“粉笔网”产品在推出前已获得IDG 1000万元的投资;“维普卡”赢得祁鸣风险投资1500万美元以拓展中国市场;帮助背诵“揉字”,从许小平正格基金获得天使投资。在资本的“寒冬”,资本的热情充分证明了移动应用在教育中的潜力。
碎片化时代的移动教育
“未来,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移动平台上的情景和高实时交互性将是该领域的重点。”
教育行业被公认为“钱景”领域。根据国内权威机构的调查统计,中国家庭教育服务的消费需求至少为每年1000亿元。白垩网营销总监柯帅表示,教育领域创业的市场机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服务属于刚性需求,是一个反经济周期的行业,不受经济低迷的影响。经济越不景气,教育和培训行业。相反,它更受欢迎;其次,它是一个长尾市场,整个行业的产值很大,具有很大的区域性和扩张性。
从理论上讲,庞大的用户群和稳定的支出使教育产业成为一座金矿。然而,在教育领域,大多数成功上市的都是线下传统教育巨头,如新东方、雪达教育等。,而纯粹的在线网络教育公司很少在资本市场取得成功。
vipabc集团首席执行官杨表示,以前的在线教育模式只是将线下学习模式下的课程和教材放到互联网上,对所有学习者进行单向填鸭式教学,没有任何差别。这种服务可以很容易地在互联网上大量复制,几乎没有门槛。这类免费服务数不胜数,因此网络教育企业很难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资本开始寄希望于移动教育。首先是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截至2011年底,中国有1.3亿部智能手机和3000万部平板电脑。根据Zero2IPO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12年底,cmnet的用户数量将超过5.2亿。
从用户需求和行为模式来看,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大幅增加,但人们的时间碎片化趋势明显。“未来,移动平台上的在线学习,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情境性和高实时性的交互将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杨告诉记者。
移动教育的应用给传统的培训教育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英孚教育(EF Education)等培训机构开始将移动应用市场开发成一个新的产品出口渠道,并延伸产业链。英孚教育首席技术官埃尼欧迈博士说:“未来学习的创新将在移动领域。”
移动教育产品仍处于探索阶段
主要的产品路径是沿着基于社交平台或单一应用的学习需求链扩展服务模式。
目前,国内移动教育应用制造商分为三类。一是传统的出版社和教育内容规划机构,如人民教育学会、外国研究学会等,它们最初制作纸质教材和教学辅助产品;第二,移动互联网为曾经在个人电脑上进行教育培训或儿童教育软件开发的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如维普教育集团和洪恩教育;第三,一些纯互联网背景的工程师有技术实力,但缺乏开发传统教育内容的经验,如创新作品投资的乐海豚科技。当然,也有许多个人开发者是弱者。
从产品形态来看,存在一种基于社交平台的资源对接模式,或者是以单一应用为切入点,沿着学习需求链一个接一个延伸的服务产品路径。
以“粉笔网”为例,它为教育培训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流平台,并推出了一个移动客户端,以类似微博的形式作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未来,学生们有望打开手机。客户可以找到周围的老师。”帅可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教育领域,除了教师资源所在的培训学校之外,一直缺乏真正的营销渠道,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只是通过口碑传播,导致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粉笔网的目的是提升教师,让学生找到满意的老师。据了解,粉笔网吸引了考研、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海外考试等50多个学科的教师,甚至还有一批新东方的名师。
从扩展pc端教育和培训的角度来看,vipabc的移动战略是将真人互动教学扩展到移动终端。杨介绍,vipabc移动平台电子学习的产品策略之一是向分散式学习发展,这不同于pc平台上的常规课程和长期课程,是两者的互补。
传统电脑学习行为的所有阶段,包括“预习”、“学习”、“练习”和“复习”,都有相应的移动应用。每门10分钟的按需短期课程、个性化和情景化的教材内容推荐都体现了“分散学习”的流动性。
此外,单个应用程序的开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发者和企业家的加入,“云词”、“揉词”、“切词”和“深入练习英语”已经成为用户的辅助学习工具。
利润难题
在国内市场,用户还没有形成为下载应用付费的成熟习惯。因此,在appstore上开发教育内容是无益的。
虽然“移动互联网生态”是未来的趋势,但它尚未形成,这给教育应用产品的发展设置了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
杨郑达认为,目前,移动应用的功能只是填补了空主流教育的空白,用户通常是听课而不是听课。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要实现在线移动学习,需要提高无线带宽和及时交互技术。
尽管教育应用程序在appstore上获得了大量用户,但真正愿意付费的用户并不多。特别是在国内市场,用户还没有形成为下载应用付费的成熟习惯。因此,在appstore上开发教育内容并不赚钱,这是一个困扰所有开发者的问题。
规模也是一个挑战。尽管这类应用程序的用户有需求,但教育应用程序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是用离线传统教育吸引用户,另一方面是用许多在线娱乐应用程序吸引时间。创新意识低,一旦热门应用上线,大量后来者会立即模仿,产品同质化将是行业的首要问题。同质化使其难以规模化,教育应用的生命周期非常短。
创新工程投资经理曹飞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移动教育仍面临模式不明的问题。如果你找不到一个可以形成规模的模型,你就不能赚钱。强劲的爆发力和高增长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移动教育领域的另一个重点是团队平衡和背景匹配。要在教育领域创业,团队中既要有拥有移动互联网的人,也要有拥有教育资源的人,而拥有教育资源的人也应该是优秀的产品经理或R&D人员,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标题:移动互联网破冰在线教育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257.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移动教育市场还未真正形成
下一篇:淘宝:免费“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