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删帖被指成互联网顽疾 低的几百元高的上万
本篇文章1282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一些媒体报道称,百度的三名员工因“涉嫌收受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参与“有偿离职”,被警方刑事拘留。据悉,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今后不会排除更多的公司。
自去年4月以来,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包括“删帖公司”在内的一大批从事非法网络公关活动的公司被关闭。
所谓的“付费删除帖子”是指在线公关公司买断中国主要网站的编辑和版主,并付钱让客户删除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的新闻和言论。一般来说,网站编辑和版主有权发布和删除内容,公共关系公司控制他们,以防止某些类型的信息传播。众所周知的事件,如“三鹿毒奶粉”和“丰田门”都涉及这些公关公司在媒体曝光之初。有些公关公司为了赚钱,甚至搞了一个很好的“贼喊捉贼”的节目,先贴“抹黑”,然后收钱删除“除黑”的帖子。一些网站编辑甚至公开抱怨他们每天都要忍受在线公关公司的“骚扰”。
在网络时代,“发帖”和“删帖”是网民的基本技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自我媒体的繁荣使得个人“声音”传播更加有效。在这个舆论平台上,真与假交织,美、善、丑共存。你可以完全干净,但你不能控制别人的“嘴”。个人、企业甚至个别地方政府都花费大量资金删除帖子,以减少负面帖子对互联网的影响。“删除帖子”可以是“付费的”,这使得生意兴隆。
据了解,“删除帖子”的价格与网站的人气和删除速度有关,从几百元到一万元不等。权威报道显示,目前中国网络公关的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付费删帖”服务。在每年的“3月15日”前夕,对这类服务的需求往往会在一年内达到高峰。
在业内人士看来,收取和删除帖子是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网络贿赂”和“网络腐败”。它侵犯了普通网民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也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互联网信息的可信度。
事实上,删除帖子是免费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如果网络用户使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商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删除、屏蔽和断开链接。许多网站确实提供了删除帖子的正常渠道。以新浪为例。如果新闻文章需要取消,原纸质媒体可以通过传真发送取消通知,经新浪核实后删除,不收费。对于在线社区、论坛和其他网站,删除帖子的过程类似于上述过程,其中各方提供证据,网站审查并最终删除它们。
然而,对于受害者来说,由于删除帖子可以免费进行,“破钱和消除灾难”似乎不是最好的选择。问题是,当你的收回信被一层一层地提交,最后被批准和删除时,情况可能已经失控了。如果你运气不好,这些虚假信息会被很多网站疯狂转载,你必须一个一个申请删除帖子。这段时间的时间和费用应该由谁来承担?
推荐原因:
网络“有偿删除帖子”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事实上,就像“网络水军”、“网络打手”和“灌溉公司”一样,“有偿删除帖子”是整个互联网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病态部分。众所周知,互联网的真正本质是开放和共享。“有偿删除帖子”之所以受到批评,是因为它通过不当的利益传递人为地控制了信息传播甚至舆论导向。它违反了最基本的网络和社会行为准则。要治愈这种顽疾,单靠行业自律是不可能的,监管必须跟上。
标题:有偿删帖被指成互联网顽疾 低的几百元高的上万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609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