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费难堵债务窟窿 唯冠啃苹果仍难逃“饿”运
本篇文章1461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辰月|北京报道
苹果公司(以下简称“苹果”)与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唯冠”)的专利纠纷,经过了几轮庭审、调解、再庭审、再调解,终于尘埃落定,公众和媒体几乎被遗忘。
7月2日,持续了两年的商标纠纷最终以和解告终。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网站上的公告,苹果和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案达成和解。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名参与庭审的知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早在6月25日就已经向唯冠和苹果递交了民事调解书。两家公司都满意的结果无非是利润最大化,而调解是唯一的办法。”
现在,调解书生效了,ipad商标被认定为苹果所有,苹果向深圳唯冠支付了6000万美元。对此,深圳唯冠的律师谢湘辉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一价格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4亿美元,但已经是经过反复努力可以获得的最高价格。
苹果破了钱,避免了灾难
对苹果来说,仅仅6000万美元的赔偿就可以说是九根牛一毛。这一结果对苹果来说显然“毫无意义”。
记者前往苹果中国北京总部核实此事,但遭到拒绝。最近几天,即使你提前预约,也很少有外人进出这里。
“苹果更担心新ipad在中国大陆的早日上市。”通讯业专家王煜全分析《中国经济周刊》:“早在去年,苹果新任首席执行官库克就已经断言,中国将成为苹果的一个重要市场,但新ipad发布已经四个月了,但由于商标纠纷,它还没有在中国大陆上市。”对苹果来说,和解就是破钱避灾。”
唯冠的债务
从和解的结果来看,深圳唯冠,一只蚂蚁,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偶然发现了大象苹果,并获得了大量的利润。然而,根据深圳唯冠的母公司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冠国际,0334.hk)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荣山的一厢情愿,6000万美元的赔偿仍然不够。
唯冠国际需要偿还总额为17.58亿港元(2.267亿美元)的债务。“如果你想还清债务,唯冠的索赔金额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唯冠律师谢湘辉今年2月表示。(详情请参考2012年2月27日“唯冠能吃下多少脂肪苹果?】
在7月4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谢湘辉透露,在谈判和解的过程中,双方一直未能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唯冠要求4亿美元,但苹果同意最多支付1亿美元,这花了很长时间。
唯冠会破产吗?深圳唯冠债务重组顾问、和君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李肃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无法得出结论。“有很多因素可能会改变唯冠的命运,而债权人的态度非常重要。
此外,一些细节被忽视:今年3月,台湾富邦产品保险有限公司作为唯冠的债权人,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对深圳唯冠进行破产清算。但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拒绝受理深圳市卫名下ipad商标,且商标价值尚未确定,不能视为不足以清偿债务。后来,富邦保险再次上诉。6月20日,广东省高级法院开庭,但法院没有做出判决。在所有的细节得出最终结论之前,没有人能得出结论。"
专家意见
“这本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专利诉讼,但这只是因为一方是一个破产的中国‘小虾’公司,而另一方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美国偶像级公司。旁观者的情绪平衡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苹果,认为唯冠是典型的“大食客”。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在法律面前,唯冠的咬一口是非常合理的。苹果本身是一家非常重视专利权的公司,但这家如此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司却在中国被起诉,这是一件好事,也是在中国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绝佳机会。有勇气捍卫自己合法利益的小企业被指责“吃大户”,这证明中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
——北京祁智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
李志奇
标题:和解费难堵债务窟窿 唯冠啃苹果仍难逃“饿”运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5374.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