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CEO杨元庆:联想国际化的十年
本篇文章1649字,读完约4分钟
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绰号“联想”。白色柔和的外表,形成了一种极好的保护性色彩,掩盖了他大胆果断的性格。
在杨的手里,总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十年前,在美洲原始的岩石海滩上,十几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埋下了“十年打造国际品牌”的种子。
“这十年是联想国际化的十年。”杨对说道。
“蛇吞大象”
加入联想集团并默默无闻三年后,杨终于得到了的一个机会。1992年4月20日,刘传志宣布任命杨为cad部门总经理。
“演戏”的工作使他一鸣惊人。当时,杨带领的一个小分队到了中关村的路口(000931),说“一、二、三”到了东南和西北,然后分头奔向各自的目标。当他们看到出售电脑的商店时,他们递给联想名片,并解释什么是“代理”。
就这样,30岁的杨在残酷的市场考验中脱颖而出,他所在部门的年营业额从3000万元飙升至3亿元。
当时,“联想将在十年内进入世界知名品牌行列”的雄心壮志一度没有得到业界的认可。为此,2000年8月和9月,杨专程来到it圣地硅谷,拜访了硅谷20家世界著名的it公司。
杨回国后,选择了联想的“多元化尝试”之路。近年来,联想同时进入了消费it、信息服务、手持设备和企业it领域。然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联想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频频遭遇挫折。
正如柳传志所说,当时的联想在多元化的地下河中“走不开”,只有一个“河口”。
擅长学习的杨在2003年及时转过头,专注于个人电脑业务,并放眼海外市场。年底,当杨在寻找国际基因的时候,ibm抛出了橄榄枝。经过长达一年的谈判,联想终于在2004年12月8日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蛇吞大象”的奇迹震惊了全世界。
it行业有句话:“没有杨,,联想就不敢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走出国门的联想无法逃脱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2月5日,隐居江湖近五年的刘传志再次出山,“刘阳火柴”归来订婚。借助“双拳战略”,杨终于在11月初的第二季度报纸上结束了连续三个季度亏损的噩梦,杨上任ceo时“一年内扭亏为盈”的承诺提前实现。
”曾经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如果他想从墙的一边走到另一边,他会在墙上打一个洞。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但是价格太高,房子会被损坏。”柳传志描述了一手提拔起来的爱情。“现在他必须通过,但他会试图找到门。”
2011年11月2日,它的教父刘传志终于自信地将女儿杨嫁给了。然而,等待他出航的是一艘比刘传志时代更为复杂的国际大船。
“电脑+时代”
对于传统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来说,现在无疑是“最糟糕的时候”。个人电脑已经成为一个微利行业,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在过去,像惠普和戴尔这样的个人电脑巨头无意争斗。
“PC+时代”成了杨的的“理想”。
今年5月,联想先于苹果推出了智能电视。杨宣称,这是联想向PC+时代的过渡,也是联想四屏战略的最后一屏。杨认为,“电视是一台大屏幕的电脑。”
在谈到联想集团未来的优势和新基因时,杨说:“我们不仅要成为传统个人电脑领域的领导者,还要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全球个人终端领域的领先厂商。”
10月11日,美国市场研究公司高德纳(gartner)表示,联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根据idc的数据,联想集团的全球份额为15.7%,与惠普相差0.2%,位居世界第二。事实上,idc计算的是服务器的市场份额,而联想仅计算个人电脑的市场份额就已经位居榜首。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已经到来。即使联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它也必须寻求转型。“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变化,手表和汽车将成为未来的移动终端。”杨说,尤其是在“PC+时代”,“如果你感到困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下一个柯达。”
如今,杨元庆就像一个“空中国飞人”,作为一家国际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他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和客户之间穿梭,甚至照顾他最喜欢的乒乓球和网球,只能偶尔看体育频道。
然而,在他的口中,从战争开始的中国联想正在向世界证明,联想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品牌,而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全球品牌。
标题:联想CEO杨元庆:联想国际化的十年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5102.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