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业内人士:标明“18禁”反而吸引了未成年人玩家
本篇文章845字,读完约2分钟
在很多人眼里,网络游戏窗口不时在网上弹出,几乎等同于暴力色情场景,如“杀人”、“美女”。
目前,中国还没有对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色情内容进行严格的分级,这已经成为悬在中国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们要去哪里?《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网络游戏产业生态。
“弱点”的分级线
目前,网络游戏企业集中的城市有两个:北京和上海。
2009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市文化广播局启动了“适龄游戏”项目,要求全市所有网络游戏公司在其网络游戏产品中添加“适龄提示”。在80多个受监管的游戏中,近一半的游戏在官方网站或游戏客户端上给出了“向18岁以上的成年人推荐游戏”的提示,其余的则给出了“向所有年龄层或未成年人开放”的提示。
例如,主要针对儿童的两个游戏“摩尔庄园”和“塞尔”,在其主页上提示:“本产品适用于6-14岁的儿童”。
2010年1月,北京市文化局也公布了网络游戏企业的初步分类,分为两个层次:18岁以上的成人和未成年人。玩家在进入游戏之前需要输入他们的身份证号码来证明他们的年龄符合要求。北京有30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一个电话平台,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注册了别人的身份证,就可以举报并关闭他们的账户。
然而,《中国青年报》记者尝试了各种网络游戏。只要名字和身份证号码匹配,玩家就可以直接注册登录,下次登录时不需要反复验证身份证等个人信息。
“这只是网络游戏分级的第一步。只有对从事网络游戏生产的企业进行分级和校准,才有可能控制网络游戏的内容。”北京市文化局监管司司长常林说。两年过去了,文化部尚未制定网络游戏的主要政策和具体内容分级标准。
“试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它不能完全解决暴力游戏内容的影响。”京网唐有限公司副总裁说。
原因何在?
苏飞解释说,分数线已经成为小公司收集资金的不规则网络游戏的龙头。“社会责任感较低的小公司会利用这一点开发一款游戏,并故意标注‘18岁禁令’,但它们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不管玩家是否符合年龄要求。”这导致了“年龄提示”游戏的反面,它吸引了一些好奇的未成年玩家。
标题:网游业内人士:标明“18禁”反而吸引了未成年人玩家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512.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