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涉腐” 内部员工有偿删帖被刑事拘留
本篇文章1754字,读完约4分钟
[许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安部门目前正在打击删除帖子和网络公关。除了百度,许多互联网巨头都参与了删除帖子的地下联盟的建立。]
继淘宝之后,另一个互联网巨头开始接受商业反腐的重大考验,那就是百度,它拥有中国近80%的搜索市场份额。
上周,百度“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布的一封内部邮件显示,百度社区搜索部、公共事务部和知识搜索产品营销部的四名员工涉嫌与外部人员串通,私下进行非法有偿操作,请求删除外部人员的帖子。其中,三名员工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另一名员工试图与岗位管理员串通,指控其删除岗位,但被公司发现并未得逞。
昨日,一位要求匿名的百度员工告诉记者,收取删除帖子的费用是中国互联网的一大痼疾,百度一直在加大打击付费删除帖子的力度。但换句话说,员工带薪删帖的行为在百度一直存在。
灰色空房间
目前,百度已经终止了四名涉嫌收费和删帖的员工的劳动合同。
百度的内部邮件显示,社区搜索部门孙谋与外界勾结,并因删除帖子而被起诉;社区搜索部徐与外部人士陆勾结,非法设置/撤销小酒吧业主,并通过小酒吧业主费删除帖子;公共事务部的陆某利用职务之便,与外部中介和人员勾结,被控删除职务。今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拘留了三名涉嫌收受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的人,涉案的外来人员也被逮捕。
据百度称,删除帖子的过程并不复杂,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登录帖子栏的投诉中心,填写投诉表格,提交投诉并等待处理,检查结果。具体来说,每个帖子的右下角都有一个报告按钮。直接点击,您可以在弹出的报告框中选择报告投诉;其他投诉要求(启封id、投诉栏所有者、启封ip、恢复帖子)可以通过帖子列表页面底部的帖子投诉条目进入帖子投诉中心发起投诉。
百度表示,百度贴吧不收取任何处理投诉的费用,贴吧的专职工作人员在接到投诉后会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
那么这些删除帖子的人是如何抓住机会获得收入的呢?事实上,论坛的“基于收费的帖子删除”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以帖子删除公司和网络危机公关公司的名义,犯罪分子经常利用当事人希望帖子尽快被删除的心理来勒索钱财。即使情节更糟,它也会主动制造负面话题,不断炒作敏感帖子,并以赞助费和广告费的名义从中获利。此时,自称为“专业删帖机构”的中介机构,或有删帖行为的企业和个人,需要对百度有权删帖的负责人进行“金钱公关”,以达到删帖的目的。
另一种“收费和删除帖子”的情况涉及百度贴吧的酒吧老板。据百度称,酒吧老板都是百度贴吧的活跃用户,不是百度的正式员工。活跃用户在获得帖子栏所有者身份后,通常拥有相当大的帖子栏管理权限。受利益驱动,一些发帖栏所有者与外部发帖删除公司串通,帮助发帖删除公司对违反发帖规定的发帖删除行为进行收费。
市场需求
删除网上付费的帖子不再是行业秘密。
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掌握着影响企业或个人命运的信息资源。员工私下公开推销公司的稀缺资源或权力,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寻租空间。
中国互联网络法律网首席法律顾问赵占领昨日向记者表示,百度相关员工的行为与阿里b2b欺诈和淘宝小二受贿类似,主要违反了《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员工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与此同时,许多业内人士昨日告诉记者,公安部门目前正在严厉打击删除帖子和网上公关。除了百度之外,许多互联网巨头也参与其中,因为相关人员被怀疑建立了一个删除帖子的地下联盟。但目前,其他互联网公司尚未做出任何公开回应。
在赵占领看来,有偿删除帖子和负面新闻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网站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普通员工权力过大,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一些基层员工拥有大量的资源,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导致“权力倒置”。一方面,这反映了互联网开放的特点,但也容易从内部滋生制度性问题,导致商誉危机。
赵占领认为,互联网企业内部的反腐败主要取决于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更多的是从道德层面预防腐败,而管理制度则是从自律机制的角度预防和惩治腐败。此外,还有外部法律机制,三者共同建立了一个防止和控制互联网公司内部腐败的系统。”
标题:百度“涉腐” 内部员工有偿删帖被刑事拘留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445.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手机引领我国通信设备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