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大战”:口水战的意义
本篇文章1488字,读完约4分钟
奇虎360董事长周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的失败者。自2006年成为奇虎的掌门人以来,他几乎每年都要与竞争对手进行一场激烈的网络口水战。一路打来,但基本上没有失手。这一次,他决定进入智能手机领域,于是他在微博上与另一家手机制造商小米手机的老板雷军展开了新一轮的骂战。网民们戏称它为“小三大战”和“小米手机大战360”。
有些人用“显示下限”这样的词来描述这场文字战争。是的,双方隔一段时间就互相骂一次空,而且所用的词语确实很不雅(在这方面,周雷更甚)。周甚至怀疑自己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在小米融资前两周将其公之于众,而小米阵营则指责360部手机拆卸机器的工艺很差。当他们互相攻击时,他们吹嘘自己,他们的话也被怀疑夸大了他们的表现。
论外国巨头的竞争。最近,从微软到苹果再到谷歌,连续三次科技事件产生了引人注目的产品或服务:微软的带键盘的平板电脑、苹果的ios6和谷歌的眼镜。除了羡慕之外,评论家们不禁感叹,为什么国外的科技巨头尽最大努力生产创新产品pk,而国内的老板们却喜欢聊天?一些评论人士还认为,是周·挑起了这场战争,用小米的手机来炒作自己的手机颇有味道,这就是所谓的“骂营销”。道德高尚的人甚至穿上商业道德,认为双方都缺乏“企业社会责任”。
但我没那么悲观。在承认争吵确实污染了“媒体环境”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公司变得越来越透明,这对竞争性市场经济来说是一股积极的力量。
一般来说,只有上市公司才会披露自己的业绩,而非上市公司没有这种义务,因此前者比后者更透明,前者比后者更接近现代公司治理。然而,前者只披露业绩和一些重要事件(或选择性地)。至于公司的产品原材料采购、制造工艺、技术等。,它们都是“商业秘密”,不会详细讨论。
早期将公司置于阳光下的努力主要来自媒体。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监督者,出于对眼球和发行量的物质追求,媒体从未停止对公司的监督。
然而,尽管许多媒体人都在谈论“专业性”,但媒体导向的公共关系一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早年,《财经》杂志炮轰银广夏,《金融内部参考》披露蓝田股份,引起轰动,但也“真正稀缺”。
随着用户生成内容(ugc)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批评应运而生。社交媒体使得对这些公司的批评传播得更快。更重要的是,有竞争力的公司绕过媒体,直接对对手大喊大叫。当暴露彼此的缺点时,他们必须小心对待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骂人让人耳目一新,但如果骂人的人自己有很多骂人的话,那就不是一件好事。
Ugc媒体使公司更加透明。例如,一家未上市公司可能不会对某些问题发表任何评论,并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可能会拒绝回应。然而,对手已经在微博上杀人,如果他不回应,他将显得有罪,并被公众认为是狡猾的;陈述而不能说谎,否则对手会越来越难抓住辫子。如此反复,越来越多的细节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这有什么问题?
周在微博上说:“有人批评我,说和雷军对抗影响了企业家的形象。不,消费者增加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区分好手机和坏手机的能力。消费者不是傻瓜,他们能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但是没有交火,信息就会被隐藏,只有消费者会被愚弄。如果我和雷军都做了牛奶,没有人敢混合三聚氰胺,如果我们都做了食物,就不会有苏丹红和废油。消费者利益比企业家形象更重要。”这仍然是事实。企业在竞争对手产品的细节上互相攻击只会让他们的产品越来越好,而不是相反。
因为这是一种竞争行为,所以互相争斗没什么大不了的。在社交媒体时代,公司很难建立所谓的“话语霸权”,因为它的对手不是素食主义者。如果我们从企业推进到整个社会,我们会发现桌面上的口水战要比私下里彼此结盟好得多。(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
标题:“小三大战”:口水战的意义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25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黑莓否认陷入“死亡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