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普及难跨应用槛
本篇文章897字,读完约2分钟
移动支付市场最近正在蓬勃发展。据最新消息,央行近日发放了第四批第三方支付许可证,包括网易支付平台网易(市场、信息、评论)和苏宁易富宝在内的95家企业“收到了许可证”。到目前为止,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正规军”已经扩大到196家。随着新一批许可证的发放,移动支付将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领域。此前,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透露,基于13.56mhz的移动非接触支付国家标准正在审批中,预计将在今年内推出。 不仅如此,中国电信(行情、信息、评论)永支付最近为iphone用户推出了一款名为“我刷”的移动支付套件。另一个消息来源称,下一代iphone将内置近场支付芯片,试图占领移动支付市场。这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可能更加复杂。 因此,随着9亿多手机用户的规模和3g技术的逐渐成熟,中国移动支付诱人的市场前景带来了新的利益博弈。当回到消费者利益的立足点时,毫无疑问,他们需要使用手机进行非接触式交易。研究机构Yankeegroup估计,到2014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近1万亿美元。 然而,目前,在相关企业竞相投资移动支付的同时,只有少数消费者参与其中,大多数消费者都在观望。尽管移动支付有着如此广阔的前景,但推广移动支付仍然存在障碍。 首先,移动支付的应用不够全面、丰富和安全,不足以点燃人们的广泛需求。根据毕马威的全球消费和整合调查报告,超过一半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他们将在零售店使用智能手机下载优惠券和移动礼品卡。然而,在目前的市场中,这些应用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类型也不够丰富。此外,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应用的发展。 第二,终端问题。正如艾瑞咨询(iResearch)分析师王卫东指出的:“推广移动支付需要改造用户的终端设备,而中国消费者不愿意支付。”如果改造的成本由用户承担,将会给营销造成很大的障碍。“ 第三,在最新的银行卡收单管理方式下,国内移动支付的线上线下互动渠道可能会被政策封锁。业内人士担心,移动支付的“含金量”会打折扣。 综上所述,在政策的支持下,移动支付只有不断创新业务,找到人们需要的应用引爆点,并保证其安全性,才能改变消费者现有的习惯,成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标题:移动支付普及难跨应用槛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248.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