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唯冠ipad商标之争始末
本篇文章956字,读完约2分钟
7月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苹果与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案达成和解,苹果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万美元。根据调解协议,苹果需要向广东省高级法院设立的账户汇款6000万美元。6月28日,苹果公司向本案一审法院深圳中院申请强制执行民事调解。到目前为止,唯冠诉苹果侵犯ipad商标的激烈案件已经解决。
以下是唯冠苹果ipad商标纠纷的始末:
2000年:唯冠台北公司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注册了ipad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商标。
2001年6月和12月:唯冠科技(深圳)公司申请在中国注册两个ipad商标。
2006年:苹果公司在英国起诉台湾唯冠公司撤销未使用的商标,诉讼以台湾唯冠公司的胜利告终。
2009年12月:苹果以3.5万英镑收购了ipad的海外商标权。然而,唯冠科技声称ipad在中国大陆的商标权属于唯冠科技。
2010年2月:苹果公司与英国知识产权公司签署了一份权利转让协议,英国知识产权公司以10英镑的价格将所有与商标相关的权利转让给苹果公司。
2010年4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苹果与唯冠商标权属纠纷案。
2010年8月:唯冠因金融危机破产,中国银行(601988)和民生银行(600016)等8家银行成为实际控制人。
2011年2月:唯冠和苹果ipad商标权的纠纷首次在深圳法院提起诉讼。
2011年12月:经过三次审判,苹果输掉了第一次审判,赔偿和商标的要求被驳回。
2012年1月:苹果公司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2年2月:唯冠科技向上海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禁止销售苹果ipad。
2012年3月:上海法院驳回唯冠要求苹果停止销售ipad的申请。
2012年3月:苹果ipad3发布前夕,深圳唯冠对苹果发起实质性“封杀”行动,唯冠向海关提交相关材料,并向海关申请苹果ipad系列产品备案和扣留。
2012年4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傅双建回应称:“根据中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深圳唯冠仍是ipad商标的合法注册人。”
2012年5月:深圳唯冠提出索赔30亿元人民币,唯冠阵营的核心人物透露,双方和解的“底线”相差10倍。
2012年5月:加州高级法院驳回唯冠对苹果ipad的商标诉讼。
2012年7月:苹果同意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以解决ipad商标权纠纷。
标题:苹果唯冠ipad商标之争始末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147.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