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美国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最理想上市地
本篇文章1498字,读完约4分钟
4月16日,创新工场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博鳌亚洲论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中国互联网行业而言,美国仍是最理想的上市地。”
李开复离开谷歌中国总裁一职后,他的身份已经转变为互联网行业的投资者,为企业家的新项目提供初始融资和服务支持,并帮助他们寻找风险投资。目前,他的“创新作品”中有20多个项目正在运作,其中约20%的项目将在规划后的几年内上市。
“在我看来,这些项目中的大多数仍将选择在美国上市。”李开复说。
他说任何市场都有它的不合理性,但美国是相对成熟的。“美国有一个合理公平的交易平台,对上市公司没有严格的利润要求。这是高科技公司上市的首选——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在媒体和通信领域,利润通常是落后的。”
他认为目前其他亚洲市场不会超过美国。虽然腾讯选择了在香港上市,但它并没有吸引大量类似的企业跟进。
然而,中国概念股在美国的现状却是一个“成败”的姿态,这是不争的事实。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董事总经理邱文友早些时候对记者表示,美国资本市场现在“只看大而不看小”,融资规模大的成熟IPO更受投资者青睐,而中国大部分tmt股票已成为长期股价低迷的“孤儿股”。
强大的分水岭影响了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股市的命运,如Dangdang.com和奇虎360,而后者,如中国快速通道等。
对此,李开复认为,中国股票在美国上市的风险在于美国投资者不了解你。即使是中国的电信行业,他们也不明白。
“也许是因为你不明白,估值是原来的五倍,或者是因为你不明白,估值降低了一半——这就是风险。”他说。
不过,李开复强调,对于那些“孤儿股”,问题仍然在于它们自己,与选择在哪里上市以及ipo是否被高估无关。
4月15日,人人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上市申请文件,并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出售5300万美元的美国股票存托凭证,募集资金锁定在5亿美元,超过几个月前奇虎360和当当网约2亿美元的规模。根据市场传言,一些基金和战略投资者已经为每个人的ipo项目投资了1亿美元。
李开复认为,这使得公司的估值在上市前被推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很难说上市后业绩会如何。
不过,他仍然表示,美国机构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热情依然不变,甚至比以前更好:“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互联网的规模正在扩大:用户数量在增长,用户人均消费在增长。两者的效果可以成倍增加。”
他说,许多人正在吸取教训,那时候他们没有持有80元左右的百度股票,这样他们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他们已经压了几年赌注,希望把钱投资到下一个百度。这种心态将为二级市场带来高增长率的股票。”
然而,他强调,这与十多年前的it泡沫状况完全不同。这些上市公司仍然拥有一定的品牌和市场份额,或一定的用户基础,或良好的营业额。
李开复进一步指出,对于美国资本市场而言,讲好故事、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或拥有良好的现金流是吸引资本的关键。
“优酷有‘中国概念+讲故事+与美国同类产品比较’,360可能是因为它的用户规模和最初的利润。”像京东一样,它是真钱,当然,它还没有上市。”他说。
对于五年内20多个潜在的ipo项目,他会考虑以下问题:他能尽快赚钱吗?中国投资者理解这个概念还是外国投资者理解它?谁可能是下一轮合作的风投?人民币还是美元?
“在清楚地考虑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会选择在美国上市。”李开复说。
他透露,国内市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他们刚刚获得人民币基金——上海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合作机会。
“对美国人来说不清楚的东西,以及那些能更早赚钱的东西,可以在国内市场进行ipo。”李开复说。
标题:李开复:美国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最理想上市地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731.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