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业为何山寨盛行?
本篇文章1037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网络游戏行业玩了一个热闹的游戏,到处都可以听到“抓小偷”的声音。
今年3月,搜狐畅游频频发布“完全跨服务互动”的概念,并表示这一概念是在2008年由鹿鼎记建立的韩国R&D中心开发的。因此,很多业内人士质疑畅游近年创新力度不够,这一概念在去年空推出其网络游戏“天杀龙”时就已经推出很久了。
3月底,畅游天空首席执行官曾戈通过新浪微博谴责搜狐畅游的新游戏“无限世界”标志。麒麟的新扩张成吉思汗2,Sabac!4月8日,盛大网络发布后不久,就要求其停止使用Sabac!“宣传,认为这个版本的名字涉嫌侵权。华夏飞讯首席执行官杨晓光在微博上回应称,盛大“心胸狭窄,目光短浅”。
剽窃无处不在,抓贼的呼声不断,但收效甚微。有什么问题吗?
这与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落后于网络游戏产业,不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有关。司法实践滞后于行业现状,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抄袭是抄袭者的通行证,创新是创新者的墓志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商标申请通常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获得批准。如果商标申请受到质疑,还需要两年,总共需要五年。这个行业的现状是一个游戏的平均运行周期是两年。
那些抓到小偷的人到处呼救,那些被怀疑偷窃的人用低沉的声音发了财。谁还在努力抓小偷?
再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它适用于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根据相关规定,软件版权注册只是一个备案程序,申请人只需提供50页文件或50页代码。为了防止代码泄漏,软件所有者通常不记录最重要的代码。如果存在软件版权纠纷,很难通过“代码比较”来确认产品是否侵权。原因是一个游戏产品有超过50页的代码,通常被认为是100,000行和数百万行。因此,在实践中,重要的和容易被违反的代码往往无法比较。通过代码比较来确认是否存在侵权是没有意义的。
通过专利申请保护网络游戏软件产品的发明专利,可以最有效地保护“游戏产品”的知识产权。申请软件发明专利需要7到8年的时间。像商标保护一样,专利保护只是名义上的。就像申请出生证明一样,如果申请需要200年,平均预期寿命只有70岁左右。
如果游戏产品被侵权,权益受害者将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当权利保护结束时,游戏操作就宣告结束。权益的受害者仍在路上忙碌,而侵权者却赚了很多钱。同时,维权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由于举证困难等原因,诉讼往往败诉。
2009年,畅游起诉麒麟游戏涉嫌抄袭畅游的场景编辑器和其他代码。这场争端持续了近两年,目前仍悬而未决。即使法院最终认定侵权,这对畅游来说也没什么意义。
标题:网游业为何山寨盛行?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535.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科技与生活之间的“通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