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销“瞄上”大学生 增强民众辨别能力刻不容缓
本篇文章2411字,读完约6分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在就业压力下,有创业梦想的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传销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加大打击力度,尽快出台和完善专项法律法规,加强对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引导和服务。 现在是“金三银四银”的旺季,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也进入了找工作的冲刺阶段。这时,各种各样的骗子打着“找工作”的旗号狂舞,有许多报道称,各种各样的大学生遇到了求职陷阱。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巨大的找工作压力,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往往因为急于找工作和粗心大意而被骗子骗走。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迅速蔓延的网上传销开始针对大学生进行欺诈。据报道,今年3月以来,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共收到3起学生失踪案件,涉及6所大学的数百名学生,这些学生可能被MLM组织控制,或被怀疑是MLM组织的培训机构诈骗。湖南省教育厅有关官员表示,数百名失踪大学生涉嫌被类似MLM组织的培训机构控制,警方和教育部门目前正在调查。 MLM通过互联网重振旗鼓,电子商务成为最大的投资。 互联网是激发创造力的天堂,但它也容易滋生各种癌症。近年来,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现实生活中人人喊打的MLM开始以网络为幌子炫耀。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中国反MLM协会近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MLM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有4000多万人参加了互联网MLM,经工商部门查处,涉案金额达60亿元。毫无疑问,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终端的多样化和互联网用户基础的扩大为MLM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201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各种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也为网络营销提供了各种载体。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网络投资、基金运作等。都成了他们使用的伪装。 根据上述报告,目前中国的网上传销主要有三种形式,即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广实物产品、通过线下开发增加付费广告点击率以及推荐他人加入购物网站获取利润。第一种方法已经逐渐被非法传销企业和犯罪分子所抛弃,因为它不够隐蔽。以网络为载体,利用虚拟化产品进行线下开发已经成为网络营销的主要形式。 截至2010年12月,网购用户数量达到1.61亿,电子商务的繁荣使其成为最大的网上传销渠道。各种支付渠道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网上传销。之前已经曝光的“世界联发商务网”、“电子商务”等所谓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免费出国旅游等虚拟商品为诱饵,在网上做广告招募会员,变相收取“入场费”,并设置津贴、分红等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会员下线。 据报道,网络营销也在空钻了大众团购的潜规则。一些团购网站发起了“推荐朋友赚钱”的活动,他们推荐的朋友越多,得到的回扣就越多。这种模式是否属于传销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除了返利,本报告中提到的“来巴商城网”进行的团购也必须成为会员,支付880元的会员费,并根据线下“代理”的数量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无疑属于网络营销的范畴。 年轻人成为网络传销的目标值得警惕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在就业压力下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已经成为网络传销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打击联合会议办公室主任、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陆指出,在湖南活动的一个新特点是,过去参与活动的主要是一些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如今,大学生、白领和公务员越来越多地参与传销。 首先,青少年是网民的主力军,也是网络营销的易感群体。据cnnic报道,20-29岁的网民仍是最大的网民群体,占2010年网民总数的58.2%。对大多数人来说,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以更容易接触到各种形式的网络营销。 与此同时,MLM机构经常利用各种人才招聘网站来欺骗求职的大学生。由于大部分人才招聘网站都实行支付制度,考试存在漏洞,网络营销机构很容易使用伪造的证书通过网站的考试。然而,大多数大学生正处于缺乏经验和就业压力的阶段。在“好工作”和“快速致富”的光环指引下,很容易误入歧途。根据数据,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好工作”足以让人迷惑。 此外,各个层面都在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这样整天与“网络”共舞的青少年就可以轻松地先关注互联网领域。这种全新的网络传销方式一旦被冠以“消费者联盟”、“特许连锁”、“互动营销”和“资本运营”的称号,立刻就显得高深莫测、前卫而富有创意,这无疑让渴望通过互联网创业的青少年非常困惑。据了解,轰动一时的《法国蝴蝶夫人》以电子商务创业为诱饵下线,短短几年时间,发展会员6万余人,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金额达3.35亿元。 为了区分传销和电子商务,人们需要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打击传销犯罪的高压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在空的生存。然而,由于虚拟产品、虚拟空房间、虚拟身份等的使用。实施犯罪,经常在国外更换ip或设置服务器,具有移动性、跨区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给相关部门执法带来困难。3月23日,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召开了打击传销视频会议,明确各部门将进一步密切配合,继续加大对传销的打击力度,“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传销和以‘资本运营’为名的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这显示了相关部门的决心。 但显然这还不够。尽快出台和完善专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引导和服务,增强人们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意识,已变得越来越迫切。 归根结底,是每个人构建了网络营销的第一道防火墙。如果说“一夜暴富”的心态是推动网络传销流行的第一推动力,那么人们相关知识的缺乏和认识的模糊给了犯罪分子一个机会。因此,当遇到相关的创业和投资项目时,我们必须仔细研究它们的商业模式。至于如何区分网上传销和电子商务,专家们特别指出,有必要关注他们在开展线下销售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回报。一般来说,3级以上的线下销售属于传销范畴。
标题:网络传销“瞄上”大学生 增强民众辨别能力刻不容缓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258.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