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监管官员学者齐聚南宁 探讨舆论管理之道
本篇文章109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南宁3月26日电中国互联网媒体高管和政府官员3月26日聚集在广西首府南宁,与中国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讨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网络,实现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和谐沟通。与会官员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完善网上舆情引导机制。
据报道,“首届互联网政治与舆论监督高峰论坛”由人民网主办,中央和地方政府100多名高级网络监管官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的舆论研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微博时代政府与人民的良性互动”,对如何提高网络管理水平、网络舆情监控和网络舆情引导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文明办主任李桂娥认为,当前互联网的开放迫使相关部门转变工作作风,建设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测试传统媒体、在线媒体、意见领袖博客等。通过开展网络舆情监测,收集对国家相关部门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回应,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跟踪分析各部门的公开性和作风建设,形成舆情报告,为部门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同时,官员有必要在网上与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网上打造一批官员的意见领袖,并使网上舆论朝着有利于政府的方向发展。
广东省委宣传部网络新闻信息中心主任曾圣泉表示,广东省作为中国网络舆情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全国网民眼中仍然是一个政治开放的区域,这得益于广东“网络政治”体系的形成。他说,这个系统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与各大网站合作。广东省主要领导将定期在网上交流。与此同时,广东各级政府部门都设立了专栏,在互联网上与公众交流。每个季度,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都会被责令处理网民反映的问题。此外,广东省各市22个部门开通了专门负责与网民交流的网络发言人系统。曾圣泉透露,经过努力,广东省网络政治收到的信息已经从投诉和举报转变为理性建议,占60%以上。
《人民日报》副主编马莉表示,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特别是微博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舆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就通信模式而言,中国正在从传统向现代、从有线向无线过渡。这两个转变的结合,决定了互联网作为民意来源的比例在未来会越来越高,互联网带来的影响也将深刻地改变国家和社会的面貌。中国只有利用新媒体创新社会管理,才能改善民生,密切民间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到4.57亿,成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舆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将中国社会推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
标题:中国网络监管官员学者齐聚南宁 探讨舆论管理之道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023.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