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向不透明宣战
本篇文章1239字,读完约3分钟
在收购美国公司的努力再次受挫后,华为决定不再保持沉默,而是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回应方式。2月25日,华为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封由华为美国公司董事长胡签署的公开信,信中不仅坦率地解释了长期笼罩在华为头上的“误解”,还表示“愿意遵守美国政府在安全方面的任何要求,并愿意接受美国当局的调查,我们将予以坦诚配合。”
在西方世界的眼里,中国的图腾龙不仅具有侵略性,而且经常隐藏在云层中。长期以来,华为的形象一直保持不变。这些刻板印象包括华为的军事背景、知识产权纠纷、政府对华为的财政支持以及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信中引用了美国前总统林肯的名言:“品格如树,声誉如树的影子”,但多年来,这些误解和谣言像华为的影子一样影响了其声誉。
没错。在最近一笔仅值200万美元的小交易中,华为试图收购一家破产的小型科技公司的部分员工和专利,但最终因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反对而放弃。此前至少有三笔交易,华为被排除在最终买家名单之外,包括北电网络和3com。
我相信华为的困境会引起许多中国企业的同情。当资金雄厚的中国企业在寻找高质量的海外收购目标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就是信任。这导致中海油在2005年错过了优尼科,中铝在2009年对力拓的增资流产。
华为从2007年收购3com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并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雇佣西方人担任海外公司的高管已经成为几家美国律师事务所的客户,这些律师事务所擅长电信、并购以及寻求联邦政府批准敏感的国际并购。华为刚刚在熟悉西方规则和争取自身最佳利益方面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美国法院支持华为的主张,并暂时阻止其知识产权被摩托罗拉的一家子公司转让给其收购方——诺基亚西门子通信(Nokia Siemens Networks)。
但这些似乎远远不够。这封公开信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华为正式向自己的不透明宣战。然而,这份声明中暴露出的中国式思维和写作风格,反映出华为仍需磨练其西式外交沟通技巧。观察人士表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让华为上市,并向资本市场和公众敞开大门。
另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是,我们可以考虑选择一家合资企业,而不是完全收购它,并在美国商界和政界找到自己的盟友。学习鞍钢的战略。当鞍钢去年试图与一家美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时,也遭到了华盛顿许多国会议员的联合抗议。鞍钢明智地坚持在合资公司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小股东,其合资伙伴和一些美国商界人士纷纷发表讲话,呼吁释放这笔交易。
等待解冻的过程可能会很长,但没有必要悲观。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经常因其海外收购被批评为政府策划的阴谋的一部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议程现在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然而,来自美国的公平声音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逐渐被视为友好企业,为美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拯救低迷的行业。毫无疑问,赢得信任的基础首先是其自身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正如华为在一封公开信中引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就职演说中的一句话:“我们宣布,我们将结束不必要的摩擦、虚假承诺和指控”——最好是这样做。
标题:华为向不透明宣战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1558.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iPad 2代购风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