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金山360隐私战:软件无害 攻击或为蓄意
本篇文章973字,读完约2分钟
“偷窃”是无罪的,“泄露”是有责任的
年底和年初,互联网行业再次爆发。金山称“360泄露了用户隐私”,而360公司则指出“金山收集了用户隐私”。尽管由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干预,这件事暂时平息了,但谁对谁错仍然是个谜。为此,网络安全专家朱毅(化名)专门研究了双方的证据。他认为360和金山暴露的“收集用户隐私行为”属于基本合理范畴,双方软件用户可以放心继续使用。相反,双方的相互攻击和指责有些牵强,甚至被怀疑是故意的。
第一轮:金山“进攻”360
2010年12月31日,金山率先表示,360服务器上传。360安全泄露了用户隐私,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被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呼吁用户卸载360。作为回应,2011年1月2日,360回应称这些记录被谷歌抓取,因为存储网站云安全查询日志的360内部服务器受到攻击,这使得搜索引擎无法抓取的日志数据被谷歌蜘蛛抓取少量数据。
朱毅认为,360将记录用户访问过的所有网页,但这样做的初衷并没有错。此信息用于识别用户登录的网站的安全性,例如网站是否挂起,这不是恶意收集。但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谷歌搜索引擎找到,360在传输和保护用户的私人信息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毅亲自操作,在谷歌上发现了很多用户隐私信息,比如很多手机boss系统密码等。例如,网站管理员从数据库下载一些bak和rar文件用于工作,所有这些信息将在360收集。
尽管识别网站安全性的目的没有错,但收集如此大量的用户信息是否太多仍是个问题。此外,360有义务确保这部分信息的绝对安全,导致大量隐私泄露,后果严重。
第二轮:360“反攻”金山
1月4日,360“反击”,他告诉媒体,他掌握了大量经过公证的证据,显示通过百度等主要搜索引擎,金山从用户电脑上传的大量网站记录都可以被搜索到,包括用户名、密码等私人信息。
金山对此反应温和,pc120网站的网址信息来自用户的主动提交和互联网上的公共网站。
朱毅表示,360接触pc120,即金山安全中心,有些牵强。
首先,金山泄露的私人信息数量远低于几天前的360条。其次,金山安全中心的功能是识别网民和用户上传的网址链接是否安全,从而建立恶意网址库。但是,在用户建议的网址链接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信息,如明确的用户密码,这些信息可以一起保存。从这个角度来看,金山的做法没有错,也不是万能的。
标题:专家评金山360隐私战:软件无害 攻击或为蓄意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0632.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